掀波逐澜 妙笔生趣

2017-07-10 17:11王欣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亨利悬念选材

王欣

【技法梳理】

小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又称为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如今人们把它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论文学》)

作为中学生,要想写好小小说,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篇幅要做到短小精悍

小小说一般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人物也不过两三个,情节也较单一,但一定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练,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也可以说,小小说是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小说的場景的。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立意要做到新颖奇特

小小说一般立意新颖,风格清新,常以小见大,达到意义的升华;主要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和具象化的空白,引起读者想象、联想,从而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如罗伯特·巴里的《半份礼物》题目就有双重含义,它既指母亲的生日礼物“我”和尼克各一半,同时也指家务劳动各占一半。小中见大,以半份礼物暗示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是爱,是理解、关心和分担。文中同时省略了母亲得知儿子礼物后的激动兴奋的表现的描述,使故事具有强烈的悬念,收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情节结构要做到完整严谨

小小说一般工于构思,作者应力求将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工夫。题目或文章的开头就设置悬念,行文过程往往含蓄蕴藉,一波三折,曲径通幽。明暗线交叉或并行,运用景物描写,烘托铺垫以及伏笔,结尾会更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1.文章的题目要做到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有的题目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有的赋予题目比喻意义,如契诃夫的《变色龙》;有的赋予题目象征意义,既设置了悬念,也耐人寻味,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2.文章的中间要做到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要奇势迭出,最忌平坦。

3.文章的结尾要做到出人意料,奇巧横生。

小小说的整个布局要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即“欧·亨利式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希区柯克的《先下手为强》,这些文章的结尾就出人意料、扣人心弦。

四、选材要做到小中见大

小小说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小事中形象地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如莫泊桑的《项链》通过一串项链展现了一个小公务员家庭内的变故,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表明了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猜你喜欢
亨利悬念选材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爱你,妹妹
找找看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大公鸡亨利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找找看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