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个性 把握共性 遵循学习规律
——2017年高考复习策略之《政治生活》

2017-07-11 02:40东北育才学校王丽丽
辽宁招生考试 2017年7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主观题选择题

东北育才学校 王丽丽

古人云: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这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是同样的道理。在哲学中把矛盾的普遍性叫做共性,把矛盾的特殊性叫个性,政治复习备考中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遵循学习规律尤为重要。

一、研究高考真题,了解命题规律

《政治生活》在近几年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不变,选择题为 16、17、18 题,主观题为 38 题(《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合用一个材料)1个问题,总计24分。近三年高考知识点分布为: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知识点及教材分布20142015201616 选择题 4 公民政治参与途径,第一单元17 选择题 4 政府职能,第二单元18 选择题 4 我国外交政策,第四单元38(2) 非选择题 12 人大、政府职能,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16 选择题 4 民主管理,第一单元17 选择题 4 国家机构,第三单元18 选择题 4 宗教政策,第三单元38(1) 非选择题 12 政府职能,依法治国,第二单元16 选择题 4 民主管理,第一单元17 选择题 4 政府职能,第二单元18 选择题 4 我国的外交政策,第四单元38(1) 非选择题 12 民主党派地位作用,第三单元

虽然每年考题内容不同,个性多样,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共性的特点:

1.从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来看,近几年高考,《政治生活》每个单元都至少出一道高考题,同时考查知识点越来越微观。例如:2016年主观卷,考查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以往很少在主观卷出现。

2.从主观题的设问来看,侧重设问“为什么”“怎么办”,特别是“为什么”类型题,连续三年高考以这种设问出现,难度有加大趋势。例如:2014年,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2015年,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2016年,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3.从试题考查的考生能力角度看,坚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审题、会表达、会运用、会说理。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与“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主观题侧重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与“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四种能力考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特别是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考纲进行了修订,对这四项能力考核目标进行了完善,突出强调了对考生的能力考核。

4.从试题的取材资料来看,取材来源于生活,关注国家社会重大事件,关注人类永恒的话题。网络问政、依法治国、司法改革、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不断出现,既具有较强的时代信息,又不脱离人类永恒的话题。例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都考查公民基层民主管理知识点,虽然问题切入点不同,取材资料不同,但是都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

二、分析教材知识,遵循学习规律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近几年虽然考题千变万化,选材五花八门,但是所有的考查内容都必须以知识点为载体,考查内容均来自课本。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复习中要会读书、会用书,牢牢抓住教材,遵循学习规律,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1.夯实基础,堵住知识漏洞。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备考复习中要过基础关,坚持“细、全、准”三字方针。①“细”,要求从不同角度把握知识层次,对知识点进行宏观、中观、微观梳理。例如:宏观上,把握教材中“1234”,即:一条主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个知识范围“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三大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四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观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政府观、民主观、公民观、国家利益观;微观上,从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政党、政协、民族、国家与国际组织九大主体把握具体知识。②“全”,要求通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任何一个知识点。《政治生活》教材由单元(四个单元)、课(九课)、框(24框)、目(72目)组成,每个单元前有各自的序言和知识结构图表,每课有导言,每框题有正文与辅助文,辅助文由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组成,每单元后有综合探究。我们不仅要细品教材文字,还要关注教材图片。备考中不能盲目关注教材正文,忽视辅助文,忽视目录、标题的作用,不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③“准”,要求考生要记得住,记得准,易混知识点要辨得清。例如:人大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权利;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途径;人民与公民的区别;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与国家管理;公民的民主权利与政治权利等。

2.系统优化,构建知识体系。按照教材逐框题、逐课的复习后,知识点在我们脑海里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因此,备考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尤为重要。这既有利于我们从知识的点上深化理解,又有利于从知识的面上融会贯通。构建知识体系有很多方法,列举三种常用方法以供参考:

①根据知识范围进行建构,从框题到课再到单元最后到全书进行建构。需要注意的是,构建知识体系尽量不要看教材。例如:

(第三课第一框题知识结构图)

(第三课知识结构图)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②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知识层次进行建构。例如:

③通过概念辐射的方法进行建构。关键在于找出“含金量”比较高的核心概念。概念的“含金量”越高,其辐射的面越广,能够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也越大;反之越小。例如:

3.反复记忆,理解知识内涵。学好政治,记忆是前提,理解是关键。《政治生活》教材中涉及很多抽象的名词和概念,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根本不能应对当前的高考。在高考考查的四大能力中,无论哪一种能力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例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17题)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辩论。这种辩论是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此题,如果不理解什么是参政议政,什么是政治协商,只是单纯地记住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是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因此,在备考中要在“学懂”的基础上“记住”知识点。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想记住知识点,记牢知识点,没有捷径,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复习,反复记忆。

三、精练典型习题,把握解题规律

高考考查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以教材为依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有效的习题练习。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精练典型习题,把握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学习规律,达到高效学习。

1.归纳方法,研究参考答案,做到举一反三。《政治生活》在高考中,虽然考题多样,但是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无外乎三种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选择题多以“是什么?”为主,主观题多以“为什么?怎么办?”为主。掌握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为什么”类型主观题偏多,接下来以一道主观题为例,介绍归纳方法。

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38题)设问(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明确设问指向,明确主体与客体。本题的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设问指向为:为什么?怎么办?主体为我国政府与人大,客体为公民个人信息。

第二步:审材料,找出标点符号,找出有效信息。本材料五句话,前两句说明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纳入法律,人大表决通过。第三句说存在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事件,指出政府作为。后两句指出具体规定。

第三步:回归教材,调动有效知识点。本题涉及公民权利、政府行为、人大职权。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为什么”类型题,答案大体应该有理论原因、现实原因、意义三部分构成。本题理论原因为公民个人拥有信息被保护的合法权利,现实原因为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侵害个人信息犯罪事件,意义要从不同主体角度思考,对公民的意义?对政府意义?对社会意义?措施类题型,答案要么从材料中来,要么从教材中来。本题材料明确给出提示人大立法,政府进一步执行。

第五步:组织答案,字迹工整,条理清楚。坚持做到要点序号化、语言学科化、表述简洁化及卷面美观化。

认真解析高考真题,总结出答题方法,这样以后再涉及到“为什么?怎么样?”类型的主观题就可以按照这种答题模式进一步作答,做到事半功倍。

2.限时训练,增强时间观念,做到心中有数。高考中考查考生的能力是全面的,每道题答题时间长短同样能看出考生知识掌握的能力。往往到后期考生在综合练习中,经常出现答不完题的现象,合理规划答题时间,统筹安排很重要。这就需要从平时的学习习惯抓起,平时做练习题的时候就要限时,一般来讲一道选择题用时不能超过一分钟,一道主观题不能超过十分钟,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写字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

3.变式演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做到灵活应对。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当前,各种教辅材料多如牛毛,很多学生搞题海战术,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在复习过程中,精选习题,针对典型习题进行变式演绎,或者通过对问题(如范围、主体、角度等方面)的变换,或者变换不同的情景材料,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迁移能力,实现一题多得。这种学习方法有两个要求:一是原题要典型;二是取材情景要与时俱进。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38题)设问(1):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此题可以进一步演绎设问: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可以做哪些工作?把设问为什么,进一步演绎成怎么样?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关于民主党派的知识点。此题可以从民主党派的组成人员、职能角度作答。

四、关注时政热点,运用生活规律

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时效性非常强,历年高考政治命题从来不回避热点。重大的社会热点往往是考题的背景材料,这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关注时政热点,运用生活规律,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体做到:

1.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今年,《考试大纲》修订后,特别突出强调学生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考生要密切关注国家的政治动态。每年10—11月份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3月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四次大会历来都是高考时政热点的重点,同时也凸显我们国家的政治动态。

2.要密切关注民主、法治、党的建设重大事件。《政治生活》的主线就是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开,这就要求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考生要时刻关注民主、法治、党的建设重大时政事件。

3.要密切关注我国的外交活动及重大的国际事件。《政治生活》考查两个知识范围:一个国内政治;一个国际政治。因此,考生不仅要关注国内重大事件,还需要放眼世界,了解我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及重要的国际事件。需要考生提高对重大事件的敏感度,经常收集整理材料。

4.关注热点要与高考考点有机结合。在高考里,所有的热点材料都是服务于知识点的,备考中不仅要关注热点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弄清热点的本质,弄清这一热点与高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特别在考卷中,《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共用一个时政材料,因此,考生在备考《政治生活》同时离不开《经济生活》的知识点,学会知识渗透、知识关联。

总之,《政治生活》备考是一个在实践中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过程,研究个性,把握共性,遵循学习规律,既体现高考中的能力要求,又是新课改的需要。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主观题选择题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