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提升传统教育实效

2017-07-12 12:40邢台市育红小学孟会君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短板考试道德

■ 邢台市育红小学 孟会君

补齐短板提升传统教育实效

■ 邢台市育红小学 孟会君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结合学生年龄实际,选好教材,把握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传统教育实效。

毋庸置疑,中小学校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然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复杂多样和当下教育面临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仍存有诸多短板,现仅从学校师资及教材方面分析如何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

师资问题。专业传统文化师资匮乏,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薄弱,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没有完整地读过国学经典,普遍存在着汉语书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缺陷。有些教师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会误导学生学习,更有些教师不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怕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因此,我们应结合学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广泛组织教师开展传统经典书目诵读、粉笔字或毛笔字书写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也应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不断增强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能够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在教学中要认真甄别和遴选,将那些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正确理想信念和民族自尊自信、体现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文化典籍推荐给学生。

教材问题。教材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方向。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多数学校完全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学习典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内容上,他们只选取那些适用于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们着力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教师单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记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学校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分数而学。结果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不求甚解的诵读和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内容立刻归零,谈不上入脑、入心,更不要说践行了。

加大区域传统文化教材研发,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融入教材,让国学经典与本土、家乡元素融合、辉映。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单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其终极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使之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升华,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情感,最终实现他们道德践行的自觉性。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结合学生年龄实际,选好教材,把握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传统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短板考试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