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7-07-12 13:43陈庆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封管菌血症尿激酶

陈庆云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病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临床观察

陈庆云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病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究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肝素盐水封管;予以研究组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1次/周,余下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结果 1个月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肝素封管联合定期尿激酶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尿激酶;肝素封管;血液透析;导管感染

对肾衰竭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替代肾脏的主要手段,血管通路可靠稳定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能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实施。糖尿病、肥胖和老年人等群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其自身动静脉内瘘很难构建,在深静脉置管中,导管内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或者拔除导管的主要原因[1]。因此,导管内感染预防工作的实施极其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72.3±6.4)岁;疾病类型:多囊肾2例,痛风性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3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0.5±7.3)岁;疾病类型:多囊肾3例,痛风性肾病4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置管与封管方法 ①置管方法:应用进口专用双腔导管,对患者实施导丝直接导入法加Seldinger技术,待置管完毕后,利用X线完成对导管尖端直至右心房的验证。②封管方法:封管前,需对导管的动静脉端行碘伏溶液消毒,将20 ml生理盐水注入其内,完全冲洗干净导管内血液。对照组进行肝素盐水封管。研究组则将12 500 IU肝素钠联合100 000 IU尿激酶(2 ml)加入3 ml生理盐水制作成5 ml的封管液,透析后根据动脉端导管容量实施封管,随后把血管夹快速关闭,将肝素帽拧紧。1次/周,余下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

2 结果

2.1 凝血指标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2.2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 对照组中出现8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为21.62%;研究组中有2例出现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为5.41%。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是其重要生命线,为使透析更具有效性、充分性,构建有效血管通路是主要前提。伴随人口老龄化上涨趋势,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也随之增多,其中伴有血管钙化、动脉硬化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群在不断增加,导致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对于这类患者,带套袖的中心静脉导管成了生命线之一[2-3]。导管内感染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在深静脉留置管中,其发生率能达到8%[4]。在透析患者败血症中,深静脉置管属于独立危险因子,不仅会导致患者感染加重,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导管内感染预防工作的实施非常必要。

肝素盐水封管是临床常用措施,它能将抗凝血酶Ⅲ催化并合并,有效抑制凝血酶G、Xa、Ⅵa和Ⅶa活性,实现抗凝[5]。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尿激酶能直接将纤维蛋白酶原裂解催化,使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循环中得到降解[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采用肝素封管联合定期尿激酶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任月运.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预防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的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6):341.

[2] 凌红.规律性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6,25(9):87.

[3] 徐静.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长期留置导管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校医,2014,28(10):768.

[4] 贾建厚,韩新鹏.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J].临床荟萃,2015,25(11):1251-1253.

[5] 李伟,戚文涛,杨志强,等.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5,10(12):119-120.

[6] 王亮,蔡琳.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与预防(附28例报道)[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3(8):155-156.

R 459.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69

2016-07-14)

猜你喜欢
封管菌血症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1,3)-β-D 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早期鉴别中的作用
普通肝素尿和激酶封管在透析患者长期导管中的对比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研究
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