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7-12 13:43王虹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微创乳腺满意度

王虹

(濮阳市人民医院 手术麻醉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虹

(濮阳市人民医院 手术麻醉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行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微创旋切术;临床护理路径;乳腺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乳腺疾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1]。微创旋切术是治疗乳腺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治疗中。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实施及术后患者恢复[2]。本研究选取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行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分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行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B超检查确诊乳腺中含有肿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年龄21~53岁,平均(38.45±8.45)岁;对照组年龄22~54岁,平均(39.02±8.34)岁。两组年龄、病情状况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方式护理。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注意事项,并给予一定心理疏导。

1.2.2 观察组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护理。①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组。主要由主管医师、责任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所有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文献及结合其他科室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经验,经过讨论总结等方式,最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②术前护理。讲解手术基本原理、流程等;对患者表现出的紧张、焦虑等情绪采用转移、开导、鼓励等方式使其放松,保证患者在心态平稳情况下接受手术。同时嘱患者禁饮、禁食8 h,术前常规备皮。③术中护理。带领患者进入手术室,监测患者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指导患者采取平卧等舒适体位;调整温度至理想状态;采用B超再次确定病灶部位,并对患者乳房进行含碘消毒。麻醉前应多与其沟通,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在放松状态下进入手术。④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采用弹力绷带加压时松紧要适宜;另外密切观察患处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生;嘱患者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患者患处绷带拆除后,应密切观察患处颜色、是否有肿胀等情况出现;可指导患者患侧肢体适当做提高运动。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执行,当临床护理预期与实际护理效果出现较大偏差时,应及时调整护理表格内容。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共100分,65分以下为不满意,66~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统计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血肿4例,对照组出现血肿1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

3 讨论

乳腺疾病因患病部位特殊性及乳房对女性重要性,患者除重视疾病的治疗效果外,还极其关心预后对自身形象、身心等多方面造成的影响。因此,治疗过程中心理微创、生理微创应同样受到重视。微创旋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可。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配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3]。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诸多资料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制定科学性较高、针对性较强、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护理方法[4]。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护理工作有计划、预见性的开展实施,以达到缩短住院周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为目的。黄小娟等[5]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微创手术护理中,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有效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提高,且缩短患者住院周期、降低治疗费用。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观察组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案,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这主要是因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实施,主要是依据预先制定好的护理路径,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机会增加,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通过沟通、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心理疏导减轻其对手术害怕、恐惧心理,拉近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信心、积极性,最终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血肿是微创旋切术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经挤压可见创口有陈旧性血液流出。其发生主要是因为术后施压时间较短、施压位置不准确、绷带移位、引流不畅等原因造成。本研究依照预先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告知术前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术后施压的重要性及过度活动患侧肢体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并在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使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血肿仅出现2例,而对照组出现1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杨俊,辛云辉.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890-892.

[2] 沈月华,李晓华.国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9):996-999.

[3] 王丽芬,王伟,孙凯.护理干预下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对患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48-349.

[4] 石岚,董赟,刘桂凤.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3):3786-3787.

[5] 黄小娟,刘安.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3):2021-2023.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18

2016-10-16)

猜你喜欢
微创乳腺满意度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