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真是一部女性主义主题的作品?

2017-07-14 01:16曹朝洪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611844
名作欣赏 2017年21期
关键词:吉塔女性主义冠军

⊙曹朝洪[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 611844]

《摔跤吧!爸爸》真是一部女性主义主题的作品?

⊙曹朝洪[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 611844]

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确火了一把,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使得《摔跤吧!爸爸》成为市场的焦点。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两个女孩如何历经磨难最终夺得世界摔跤冠军的励志电影,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电影,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摔跤吧!爸爸》 女性主义 电影

2017年引入中国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已成为当年影市最大的黑马,据报道单日票房记录近亿,十天狂收4.2亿元,逆袭《银河护卫队2》,票房纪录不断刷新。

获得第62届印度电影观众奖的《摔跤吧!爸爸》由尼特什·提瓦瑞执导、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主演,讲述的是在印度一个偏远农村,前印度国家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摔跤运动回到自己的家乡,然而他仍旧梦想有朝一日能拿到世界摔跤冠军为印度争光。当他自己不能实现的时候,他就把梦想寄托在他未来的儿子身上,希望子承父业。然而现实并不如意,他的妻子接二连三给他生了四个女儿,在印度男尊女卑的风俗下,马哈维亚感觉十分丢面子。最重要的是他感觉梦想破灭了,因为按印度当地的风俗,女子是不能从事摔跤运动的。一次偶然,他的两个女儿把邻家男孩们打得鼻青脸肿,他开始觉得女儿们有摔跤的潜质,于是他决定顶住世俗的压力把她们培养成为摔跤手,去拿国家摔跤冠军和世界摔跤冠军,从而实现他的梦想。接下来他开始对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每天5点起床跑步,练基本功,不允许吃任何油炸食品和辛辣食品,扔掉裙子,剪短头发,男性化打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搞笑的事,也让这部片子成为一部轻喜剧。舆论的压力、社会的偏见与歧视以及邻里街坊的嘲笑最终没有能够压垮马哈维亚和他的两个女儿,女儿吉塔先后赢得了印度地区冠军、印度国家冠军和世界摔跤冠军。

众所周知,在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男尊女卑,女性多半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物。即便在当今的印度,女性被强奸案仍属高发案件,这些都表明女性不被尊重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把两个女孩打造成优秀的摔跤手,其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而最终马哈维亚和他的女儿们顶住了各种压力,历经严酷的训练,夺得世界摔跤冠军,因此该片也被称为励志片。于是不少人就认为,这是一部介绍两个女孩如何冲破传统,如何历经磨难而最终赢得世界摔跤冠军,成为印度全国女孩榜样的电影,是一部女性追求自立自强、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并赢得尊严的励志电影。一时间“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底色”“女性主义题材的影片”等等类似的评论充斥网络和报纸,国内还有不少报纸登载相关文章,如2017年5月11日《辽宁日报》载文《〈摔跤吧!爸爸〉:女性力量的反击与逆袭》(莫兰),同日《中国妇女报》载文《从家国荣光到女性圣杯》(刘魏)等等。但是,这真是一部女性主义主题的电影吗?其实不然!

首先,故事的起因是这位父亲马哈维亚——一位前印度国家摔跤手,为实现自己未竟的世界冠军的梦想,立志把自己的女儿(初心是儿子,不过他没有选择,因为妻子只给他生了四个女孩)培养成为接班人。于是他为两个女儿安排了摔跤手这条路。他未竟的世界冠军的梦想是整个故事得以展开的起因和发展的推力。该片从前到后自始至终都是由一个人在主导,那就是父亲马哈维亚。印度社会普遍认为摔跤是男性从事的运动,女孩练摔跤完全是有悖常理的怪事,邻里街坊的讥笑、报名参赛时工作人员对父亲马哈维亚的嘲讽和排斥都没有打败马哈维亚的信念。在他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下,两个女儿最终被训练成优秀的摔跤手。纵观全局,该片更像是在讲述一位父亲的故事,而非两个女儿的故事,甚至连该片的中文片名都是《摔跤吧!爸爸》而不是《摔跤吧!女儿》。因此,很难说这是一部女性主义主题的电影。

第二,片中马哈维亚按照自己的方式训练女儿吉塔,最终吉塔获得了地区冠军、国家冠军;而吉塔进入国家队之后,按体育大学教练的方式训练,未按父亲马哈维亚的方式训练,结果却一次次输掉了重大比赛。关键时刻马哈维亚出场,他的亲自指导和训练让吉塔的比赛起死回生,以至于在世界摔跤大赛中的最后十秒内,吉塔一招漂亮的迷魂抱摔逆袭五分夺得世界冠军。她的父亲马哈维亚才是影片的主角和英雄!因此,该片是“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论断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该片没有反映父亲对两个女儿婚姻的包办,但父亲对她们事业的包办是确定无疑的。父亲独断专行,丝毫不尊重女儿们的个人意愿。在父亲训练两个女儿的过程中,他从来没有问过女儿们是否喜欢摔跤,从未顾及女儿的感受,他只相信自己,他替两个女儿的人生做主:安排她们从事摔跤,监控她们的生活细节,包括不允许吃油炸食品和辛辣食品,剪掉长发(尽管两个女孩当时苦苦哀求宁肯受罚也不愿剪掉长发),扔掉裙子,改穿裤子,不允许涂指甲,不允许化妆,完全是男性化打扮。按照父亲的方式训练可以赢得冠军,不按父亲的方式训练就会输掉比赛,甚至最终,吉塔是因为采用了父亲传授的技巧才夺得世界摔跤冠军的。父亲的夙愿得以实现,女儿帮父亲圆了梦想,从某种层面上讲,女儿成了父亲实现自己世界冠军梦的工具。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男权(父权),而非女权。

第四,马哈维亚的两个女儿,在父亲的强权安排下从事摔跤训练,随后在同龄女伴的点拨下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后,才接受了父亲为她们安排的摔跤人生。片中两个女孩其实并没有真正主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她们只是遵照父亲的意志,被动接受父亲的安排和训练。现代女性主义的核心就是女性个体要有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摆脱男性的控制和对他人的依附,自由地选择人生道路,主动追求自我价值。而片中两个女孩的人生道路是父亲帮他们设计的,以至于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均是按照父亲的意志进行。不知两个女孩有没有真正喜欢和享受过摔跤,反正电影最后当吉塔赢得世界冠军后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在哪儿?”这感觉像是:我终于完成任务,可以向爸爸交差了。片中对男权(父权)的展现淋漓尽致,而女权则缥缈虚无。

第五,影片从马哈维亚与另一摔跤手在办公室的即兴摔跤对决开始。男主角马哈维亚赢了——英雄亮相!随后由旁人(其侄儿)说起了他曾经的辉煌——英雄过去的传奇,接下来就是英雄现在的传奇:马哈维亚如何顶住世俗偏见、邻居的非议和女儿的顽皮,将两个女儿训练成为优秀的摔跤手,女儿进入国家队后,该片还描绘他如何努力证明自己的训练方式和技巧比吉塔的国家队教练的方法更有效和高明,最后女儿吉塔在他的指导下赢得了世界冠军……该片主题不像是讲两个姑娘多励志,而更像是讲女孩他爹有多牛!这样的印度英雄主义的故事并不新鲜,只不过在这个故事中女人赢得了一席之地而已。我们可以看到,该片有数次聚焦父亲马哈维亚在家里的荣誉墙面前思考和感伤的镜头,表现的是一个父亲的思想和情怀。该片还刻意将十九岁、二十九岁、五十五岁的父亲形象进行对比展现。影片结束时也是着意刻画了父亲听到印度国歌奏起时喜极而泣的场景。这样浓墨重彩刻画男主角的片子又怎会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电影?

影片故事的基调,似乎过于侧重歌颂父亲马哈维亚:强调他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如何比国家队教练更懂得摔跤训练,直至最后大女儿吉塔获得世界摔跤冠军,印度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让人感到这仿佛更像是父亲对抗传统反对偏见的胜利。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能够抛弃偏见摆脱传统束缚的高尚男人,而不是一个或两个为自己命运抗争的女性,因此,笔者认为“《摔跤吧!爸爸》是以女性主义为主题”实属伪命题。

第六,《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由印度当红男星阿米尔·汗饰演。阿米尔·汗是印度当今炙手可热的知名演员,曾主演《芭萨提的颜色》《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及《我的个神啊》等等知名电影,明星光环无疑给《摔跤吧!爸爸》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至少可以说《摔跤吧!爸爸》的成功阿米尔·汗功不可没。自《摔跤吧!爸爸》今年登陆中国,各大媒体对该片的宣传几乎无一例外都谈到了阿米尔·汗如何敬业,如何为了演绎男主人公十九岁、二十九岁和五十五岁的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形象,又是增重又是减肥,其敬业精神又是如何赢得了大批的观众和粉丝……人们常常谈论的是影星阿米尔·汗如何敬业如何优秀,似乎已经淡忘了饰演两个女儿的女演员……我们不否认阿米尔·汗在电影内外的迷人魅力和他对印度电影的卓越贡献,我们只是说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片子中,男主人公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气父亲形象和无可否认的主角光环,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该片是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论断!

在当今印度,由于种姓制度和长期以来男尊女卑的观念,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据报道,在印度每三分钟就会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相信没有人能够忘记2012年12月发生在印度的“黑公交轮奸案”。然而犯罪只是表象,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才是根本原因。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摔跤吧!爸爸》无疑为广大的印度女性摆脱传统的家庭主妇和相夫教子的角色开启了某种新的视角,为印度妇女摆脱对丈夫的依附寻求独立(尤其是事业独立)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参考(如摔跤)。

然而,在印度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道路依旧漫长!片中故事的局限性也是一种证明:马哈维亚强迫女儿成为摔跤手来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家长制做法最终胜利(吉塔获得世界冠军),这仿佛是宣扬传统父权主宰世界的胜利!吉塔的成功在于父亲的安排和训练,她并没有真正主动去设计和争取过自己的人生。如果剧情是女儿热爱摔跤,然后不顾父母反对,与世界为战,想必这电影的意义会更为深远!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首先要对女性特质有所尊重,如留长发、化妆,而不是要把女性改造成男性;要尊重性别差异,术业有专攻,社会有分工。其次要尊重女性意志,包括她们对自己的婚姻、事业、人生的决定。

无疑,《摔跤吧!爸爸》无论是剧情编排还是音乐特效都非常优秀,甚至片中花絮也是恰到好处,片中少量歌舞情节的出现也是锦上添花。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摔跤吧!爸爸》或是一部励志片,或是一部轻喜剧片,但不会是一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影片。同时,这部有着鲜明印度风格的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印度的社会问题,它呼唤社会各界关注女性社会地位问题,期待印度等强势的男权社会给予女性自我发展和探索的机会。这样一部有着社会良心的电影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1]绯色神仙.印度女权片《摔跤吧!爸爸》竟是真男权[OL]. (2017-05-06)[2017-05-25].http://news.mtime.com/2017/05/ 05/1568935.html.

[2]樱桃麻麻.为了你我愿意与全世界对抗[OL].(2017-05-23)[2017-05-25].http://www.toutiao.com/i64233368364032988 17/.

[3]失物认领网.论如何客观地评价《摔跤吧!爸爸》[OL].(2017-05-18)[2017-05-24].http://www.haijiangzx.com/2017/0518 /1833609.shtml.

作 者:曹朝洪,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师生论道

导师推荐语

本期“师生论道”刊发的三篇文章,皆为初入学术文苑的学人习作。王欣怡《情韵别致的文本——萧乾〈雨夕〉读解》是一篇偏重文本解读和赏析的文章,时空虽被拉回到20世纪30年代,但萧乾的抒情文字与笔下生动的故事,的确别具一种情韵,值得今天的读者再次回味,文章从彰显人性的儿童视角、别致的写意抒情文字以及蕴藉隽永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对小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审美性读解,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当是一篇切中文本肌理的导读。刘苑的《论王安忆小说〈匿名〉中的隐喻艺术》,以敏锐的艺术触角抓住王安忆长篇小说新作《匿名》的先锋探索,从“隐喻”艺术的运用,窥探作家内面的写作意图,表现了对王安忆最新实验小说的密切关注与跟踪。裘蕊蕊的《试论金宇澄小说〈繁花〉的女性悲剧形态》以《繁花》中女性人物为观察对象,从悲剧视角透视小说人物所表现出的三种悲剧形态,通过不同女性人物在历史动荡和命运巨轮碾压下奋力挣扎却难逃宿命的悲剧故事,透视了上海这座东方都市的历史蜕变与“不响”特征。三位作者都是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硕士生,作为她们的导师和责任作者,我欣喜她们的成长,也深知她们的不足,但学术研究是“渐”的,相信通过系统的、专门的学习与严格的专业训练,在未来的学术之路上,会看到她们更成熟的身影。

(肖向东,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吉塔女性主义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为了梦想,倾尽全力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莫里森小说《爱》的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研究
《摔跤吧!爸爸》叙事学解读
《摔跤吧!爸爸》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