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波茨坦:拾趣花园城市

2017-07-14 10:33NeilMcKim
音乐爱好者 2017年7期
关键词:波茨坦大帝长笛

Neil+McKim

音樂节的总监安德里亚博士(Andrea Palent)问我们,“在来到波茨坦之前,你对它了解多少?”这无疑是一个正中要害的问题。我和许多其他到访者一样,知晓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在那次会议中,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经过争论与协商,重塑了“二战”后欧洲的格局。不过,这肯定不是这个柏林以南的美丽的花园城市唯一重要的历史事件。2012年正值波茨坦迎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of Prussia,1712-1786)诞辰三百周年。正是腓特烈大帝将这座戒备森严的城市变成一座凡尔赛宫风格的夏日栖所,这座位于德国波茨坦北郊、占地两百九十公顷的无忧宫(Sanssouci Park),名字取自法文的“无忧”或“莫愁”。该设计由建筑师乔治·温彻斯劳斯·冯·克诺伯斯多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授权,拥有奢华的宫殿群,包括带有风格各异的阳台的洛可可式无忧城堡(1747)、雕塑和喷泉以及巨大的新宫(Neues Palace,1769)。然而这些华美的场所只是一年一度的波茨坦无忧音乐节(Musikfestspiele Potsdam Sanssouci)的衬托,这场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节每年可吸引超过一万四千名游客。

音乐节2012年的主题是“自由自在”(Rührt euch),灵感来源于腓特烈大帝这位热衷艺术的政客,他在执政期间下令建造了柏林国家歌剧院。波茨坦拥有精良的管弦乐队,同时还有C.P.E巴赫以及担任腓特烈大帝长笛教师的匡兹(Johann Joachim Quantz)等众多名家。作为一名作曲家,腓特烈大帝会在无忧宫吹奏长笛,也会与他的乐队一起合奏。为了纪念他的音乐天赋,宫殿里对外展示了两架西尔伯曼钢琴(Silbermann Hammerflugel)的键盘以及一些十八世纪的长笛。

波茨坦音乐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十多年前,曾有上千支俄罗斯军队驻扎在这座东德城市位于禁行区域的KGB基地。德国重新统一后,波茨坦逐渐因其令人窒息的美景而知名,跻身联合国世界遗址名录。

2012年的音乐节演出包含了格劳恩(Graun)的歌剧《蒙特祖玛》(Montezuma,1755),该歌剧的脚本由腓特烈大帝亲自创作。此外,音乐节还上演了深受君王崇拜的作曲家哈斯(Hasse)创作的歌剧《皮拉莫和提思博》(Piramo e Tisbe,1768),该剧的演出场景包括了新宫剧院及其花园,以杂技演员在草地上的狂欢终场。

如果你觉得这些对你来说不够有新意,那么音乐节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骑行音乐之旅。活动很成功,吸引了一千名骑行者骑车前往景点。波茨坦的友谊岛公园(Freundschaftsinsel)复兴了十八世纪的场景。当小号手西蒙·兰登 (Simon Lenton)毫不谦虚地宣布下一首曲子是来自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亨德尔时,我注意到台下的一些德国观众脸上涌起了难以名状的笑容。但是自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在音乐会中退居次位。一场由马蒂亚斯·马特的随想乐团(Matthias Maute Ensemble Caprice)带来的罕见演出,演绎了十八世纪美国作曲家詹姆斯·休伊特(James Hewitt)另类刺耳的《特伦顿战役》(The Battle of Trenton)。

整个音乐节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艺术总监精心规划、细致安排的,别出心裁的曲目选择使音乐节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波茨坦大帝长笛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波茨坦公告旧址感吟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Cuando la sangre china llama
虚假的话
——女高音与长笛二重奏
日本遭原子弹袭击,都是翻译惹的祸
腓特烈大帝与洛伊滕之战
腓特烈大帝的两次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