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单一性别教育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7-07-14 07:15陈超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检出率心理健康

陈超莹

【摘要】单一性别教育,是指一所学校中至少在一个年级有一个单一性别的教学自然班中进行的教育。单一性别教育环境则是包含在单一性别教学班中的学风、班风等概念。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值得进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单一性别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29-02

一、单一性别教育与单一性别教育环境

单一性别教育,是指一所学校中至少在一个年级有一个单一性别的教学自然班中进行的教育(罗延飞,2015)。单一性别教育环境则是包含在单一性别教学班中的学风、班风等概念。

我国的单一性别教育环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单一性别教育环境是主动形成的,教育机构把教育对象的性别类型作为招生的前提条件,限制对应性别的学生入学。报考的学生从一开始即已知晓自身未来将处于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中,他们接受并同意在该环境下度过求学阶段。

另一种情况是,该单一性别教育环境是被动形成的。教育机构并没有把教育对象的性别类型作为招生的前提条件,但由于专业类型、社会环境、人们对专业的固定思维等因素,导致某些高校的某些专业班级中,被动地呈现出单一性别的教育环境,如工科专业、幼师专业、护理护工专业、治安防暴类专业等。上述专业的学生,被动地在单一性别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与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经过多年的论证,学界目前一般将性别角色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征上的差别;而社会性别指在社会文化下,男性和女性所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各自性别群体的特征和行为方式(郑新荣,杜芳琴,2000)

关于性别角色的分类,Spence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罗延飞,2015)。

三、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研究工具

为研究在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局域网机测的模式,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作为测量工具。

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编制于1975年,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指导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设计,并采用9个因子分别反映9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量表作者并未提出分界值,根据我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国内某女子院校,在校学生均为女性,符合本研究所提出的高校单一性别教育环境的限定。

(三)研究结果

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人际关系不良问题、焦虑问题,包括对新环境,新的学习方法的焦虑等,抑郁问题等。根据中国人常模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常见问题,本研究重点把SCL-90检出率,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作为分析对象。

1.SCL-90检出率

数据分析将SCL-90量表的检出人数除以当年的新生数,得到当年的SCL-90检出率(见表1)。

从检出率的趋势上来看,单一性别环境下学生的SCL-90的检出率变化的幅度不大,其中2011年、2013年检出率相对较低,2012、2014、2015年三年间的检出率变化幅度较为平缓,提示五年间新入学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不存在变化幅度上的显著差异。

2.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分析

数据分析将SCL-90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大于等于2分的个体人数,除以当年的新生数,得到当年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检出率(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单一性别环境下的新入学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检出率中,呈现曲线上升的趋势,提示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人际关系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问题进行对待,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3.抑郁因子上的分析

数据分析将SCL-90量表中,抑郁因子得分大于等于2分的个体人数,除以当年的新生数,得到当年的抑郁因子的检出率(见表3)。

从表3可看出,单一性别环境下新入学学生在抑郁因子的检出率中,呈现曲线上升的趋势,提示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抑郁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问题进行对待,学生的情绪抑郁的状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4.焦虑因子上的分析

数据分析将SCL-90量表中,焦虑因子得分大于等于2分的个体人数,除以当年的新生数,得到当年的焦虑因子的检出率(见表4)。

从表4可看出,单一性别环境下新入学学生在焦虑因子的检出率中,呈现曲线上升的趋势,提示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情绪焦虑问题应该成为工作的重点。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问题上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会引发情绪焦虑的问题。而过度的焦虑有可能引发情绪抑郁情绪,甚至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SCL-90中焦虑因子的检出率提示往后的工作重点中,教会学生调节焦虑情绪,引导学生习得调节焦虑情绪的对策应当成为重点。

四、分析与讨论

综合SCL-90的分析结果,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下的学生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困扰:

(1)人际关系方面

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下的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主要表现在宿舍矛盾以及同龄人间的相处问题。

宿舍矛盾主要指向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由此日积月累而成的宿舍成员间的冲突,甚至出现组成小团体的现象出现。学生在应对宿舍矛盾的问题上,主要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消极对待的方法,其实并不能使宿舍矛盾得到解决,反而增加了当事学生的心理压力与负担,最终导致问题的爆发。

同时,当代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恋爱交友是该时期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身处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下的我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异性的交往经验相对缺失,因此在两性交往欠缺必要的经验与应对的策略。

因此,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开设了大量的关于人际交往类问题的活动,从引导学生习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出发,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二课堂活动,化解学生的宿舍矛盾,建立和谐的校园宿舍文化。

(2)情绪调节方面

从SCL-90的测验结果可看出,单一性别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在情绪管理、调节的问题上,特别是应对不良情绪,如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问题上,依然存在不足。大多学生能感知到自身的负性情绪,自知力健全,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行寻找负性情绪的原因,而是仅仅描述为“不知为何莫名很抑郁”,表明学生缺乏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与技巧。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把情绪调节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心理健康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中,情绪调节与情绪管理的内容是培训的一个核心部分,要求心理学生干部必须掌握。同时,还可以举行情绪调节类相关的训练营和团体辅导课程,希望借助团体的力量,来帮助学生习得调节情绪的方法和对策。

经过数年的努力与探索,广东省部分高校已建立起五級心理防护体系,从宿舍-班级-二级学院-心理中心-学校等五个层面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个二级学院配备专职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心理辅导员。同时,建立起一支专业素质良好,专业技能过硬的心理健康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做到“每个宿舍、每个班、每名学生身边都有心理健康学生干部”的学生工作体系,从学院管理、教师管理、到学生自我管理的层面,多方面多层次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多样性与面向性,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发现、早处理”的工作准则,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延飞. 单一性别环境下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郑新荣,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检出率心理健康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