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论略

2017-07-14 09:16郭志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郭志强

【摘要】教育作为国之大计,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教育领域中,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教育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探究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探究该地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有关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校教育技术装备 广州市番禺区 高位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35-02

引言

教育作为国家大计,是国际中各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教育直接对社会、国家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强化广州市番禺区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提高我区教育装备质量水平。根据上级领导要求,2016年11月展开了“入基层,进校园”的专题活动,探究区域内学校教育装备实施、应用现状。在活动时期,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教育技术装备问题,影响了我区教育的技术装备发展。基于此,我们必须要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实现我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推动我区教育发展进程。

一、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现状

广州市番禺区历届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当地的教育工作,落实“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教育发展战略,着重推动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发展,通过加强教育质量为我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保障。近些年,我国区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广州市前茅。以目前我区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我区共有中小学199所,其中高中学校17所(3所职业高中)、初中学校48所、小学学校134所;公办学校159所、民办学校37所;特教1所、体校1所,代管学校2所。在校学生总计20万余人,还有继续增加的态势。由此可见,我国区教育发展已经到了新高度,但依旧存在教育技术装备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广州市番禺区学校教育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问题

在近些年我区教育工作中,我区中小学教育装备配置与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质量也有显著提升。但是其中也有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技术装备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为了能够保障我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我区教育装备高位均衡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我区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解决技术装备均衡配置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缺乏认识,发展失衡

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其中,实验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阅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二者对提高我国教育素质、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以下现象:很多学校领导与教育人员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对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中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活动、图书馆相关工作的认知,存在着校领导的不重视问题,学校中的图书馆、实验室通常被其他教学活动所替代;也有一些任课教师为了方便于教学,缺乏图书馆、教学仪器长久利用,无法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积极作用。

(二)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

很多校领导过于注重学校短期发展,对技术装备建设长期发展缺乏长远的认识,在新装备建设中比较喜欢跟风,例如创客实验室,我区有8成以上的学校都有创新创客实验室,对于创客实验室了解、有合理建设规划的学校却少之又少。很多学校为了提高社会效益,不落后于其它学校,盲目的跟風,一是无法发挥新设备、新场合的积极作用;二是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对教育领域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是导致装备建设失衡的重要因素,导致前期投资多,后期投入不足等情况。

(三)师资配置不均,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在我区当今教育领域中,很多学校并未很好的配置好教育技术课程专任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存在专业人员少、老龄化、缺乏技术人员等状况,使得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缺乏有效指导。有些学校兼职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与知识,在操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果事态严重会造成安全事故。教师由于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模式,在现代化教育中的教育水平很难提高,也有很多学校存在功能性浪费现象。在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当中,新教育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二、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策略

(一)提高校领导认识,加强领导工作

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是保障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物质保障,也是保障我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指导中心以及各学校领导必须要认识到技术装备建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观念,加强领导工作,将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规划到学校发展战略与考核中,认识到学校内部发展的问题。因此,教育装备中心与校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挖掘技术装备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而推动我区技术装备建设步伐,提高我区教育领域中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而推动学校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实现我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我们必需要更新现有教育发展理念,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怎样的决策行为。在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装备部门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能墨守成规,单凭用了几年的标准配套技术装备,必须要根据教育实时需求进行合理设备配套,既要保障教育功能,也要勤俭节约,将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教育建设中,这样才是能够实现教育技术装备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指导工作,创设学校与装备部门的沟通渠道

装备中心应保障我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工作长足发展,抓好每所学校的技术装备每项工作。并不定期展开技术装备建设工作会议,听取教育中心对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中的建议,制定建设目标,落实目标任务。进而解决教育装备建设管理体制问题,明确在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性与地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职责。17年初,区教育装备中心在经过调研之后,对我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工作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对物品采购、经费、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加强了技术装备建设工作的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我区各个中小学校能够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的目标与要求实施、配备教育技术装备。保障技术装备建设的均衡性,避免装备资源集中于某些学校,而忽略了其它学校,让我区每所学校都能够获得装备建设指导工作,推动我区学校全面发展。

学校需求是否明确,技术装备是否能够满足教育需求问题,这都需要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因此,为了能够解决技术装备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必需要做好装备高位均衡发展的方案:第一,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建设标准、建设指导意见、建设配置需求,对学校技术装备进行整体构思;第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专用开展功能性设计;第三,根据每个教师的特色功能,明确学校专用教师的配置要求,包括区域划分、平面设计、装备数量、装备种类等要求。

(三)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资源保障机制

教育部门要落实国家、省、市对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政策与文件标准,不断完善“财政为主、学校为辅”的经费保障制度。在进行教育经费预算过程中,区、镇街都要设有专项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经费,并根据学校实际运营情况与技术装备建设情况投入装备建设资金,保障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学校需要将一部分公共经费用于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等相关设备购置,并在公共费用中抽取一部分用于现代化教育建设,例如设备维护、购置教育软件等,充分发挥新教育技术装备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并抓好队伍建设工作,有效让教育技术设备管理延伸到基层中。首先,构建决策队伍,该队伍决定了我区学校装备计划与方向,他们既是装备的管理者,又是装备的责任人;其次,完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线教师,教师对装备质量好壞、装备发展趋势是最有发言权的,教育装备需要教师队伍进行评价;最后,技术装备企业队伍,加强与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和一定生产规模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提供相应服务,并加强技术装备采购的规范性、公开性、公正性,构建合理的竞争机制,从而加强对企业的行为规范。

(四)加强专业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素养

建立一支完善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各个学校都应该根据相关要求配置、完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构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高能力管理队伍。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规划到教师培训中。在开展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培训工作中,必须要有层次、有步骤的展开培训工作,进而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必须要保障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包括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必须要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的进行。此外,为了能够提高技术装备管理质量,有关部门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明确基本待遇与奖罚内容,为管理人员提供聘任、评优、升职、职称评定的机会,进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校领导认识,加强领导工作;创设学校与装备部门的沟通渠道;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资源保障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工作,进而解决技术装备不均衡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区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南京市教育局办公室等.南京教育情况[J].专刊.2016,(5):22-23,

[2]王祥明,后有为.教育技术装备论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5-46.

[3]艾伦.教育装备与一般装备制品差异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2.

[4]杨文胜.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论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