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习惯·命运

2017-07-14 09:21石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石文

【摘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身份等原因,多少会存在一定沟通阻碍,这时候,如何保持良好心态、运用正确方法与学生沟通成为了班主任必修的科目。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于如何保持良好心态、运用正确方法与学生沟通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师心态 学生沟通方法 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37-01

甘地说过:“心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命运就会改变。”当你对做某件事感到没有信心或者有负担时,就把它转化为一种习惯,从根本上认为“笔者就是应该这么做”。

调整心态、改变工作习惯、明确方向是参加培训班以来经常自我提醒的“座右铭”。

这一届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就已经体会到了中考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体育加试有机地将三年的中考历程穿成整体,让教育同仁以及全体学生在三年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高明之举。但是,它对教师的整体规划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正如培训中两位老师的教育精髓——周密计划、精心设计,授之以渔。

周密计划,打有准备之仗。初一阶段本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想法,根据笔者对初中三年的了解,将学习内容的学习的先后、复习所用时间,划分学习内容段落、时间段落,以便在有限的时間内复习好全部内容,步步为营,扎扎实实,确保复习的质量等方方面面从思想上做好铺垫,攻克思想关。

精心设计,打有战术之仗。借助笔者的学科优势,训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纠正他们只会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流于形式的学习问题。学会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打破教材的顺序,跨章节、跨单元对复习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纳、概括,相关知识形成知识树,串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前后联系,从较高层面上驾驭知识,跳出课本看所学知识,跳出知识本身去掌握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变教知识为教能力。具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翻阅教材,熟悉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通过看书,设计试题?通过教师的知识梳理,在形成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检测,反馈学生仍然存在的疑问,为巩固复习寻找依据。2.要精选习题。通过第一阶段性的测试,精选学生学习难点试题进行讲解。同时,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绘图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繁琐的问题简单化、将杂乱的知识网络化,真正实现难点融入图绘中、图绘融入大脑中。

教育者的幸福感、成功感与学生的表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地根植于学生之中;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一些矛盾,时常让教育同仁和学生感到疲惫。郁闷、压抑经常让老师不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为此,学会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我,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耐压”度,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具体来说就是:

1.端正认知。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当你深入其中时你会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的乐趣,只要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恰当运用的学习方法,在考试中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其次,让学生感知人生不拼不精彩,缺乏竞争和考试的人生不完整!时刻记住,“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时间由自己来把握、抓住、驾御!付出永远和成绩成正比”。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3.换角度想问题。客观地讲,我们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所有要求,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即可以适时当一下阿Q(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不必过分内疚自责)。

4.合理宣泄。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等等。还可以与朋友、同学到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总之,健康心理的调整必须由自我实现。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只要思想重视,一心想着学生,始终反思所谓的“以往经验”。明确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学生的发展是不定型的。并且又付之以具体行动,精益求精、善始善终,就一定会取得圆满的结局。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
心灵鸡汤: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