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现状分析

2017-07-14 10:27张凌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

张凌艳

【摘要】本文通过对20所高校师范院校的调查和访谈,对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原因:重视不够、经费不够,以引起有关部门对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专 师范院校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56-01

“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高专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其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课题组以所在单位为依托,随机对20所高专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进行调查、访谈、整理和分析。

一、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的具体内容及回答情况为:1.贵校是否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列入本校工作计划?所有调查的学校都回答“是”。2.贵校生均10元的经费是否有保障?所有调查的学校均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费不足。3.贵校是否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其中18所学校回答为“有”,另2所没有。4.贵校是否開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中18所学校回答为“有”,另2所没有。5.贵校是否实行校—院(系)—班三级心理管理?所有调查的学校都回答“是”。6.贵校是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配置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其中9所学校回答为“有”,另11所没有,专业人员缺乏,多数为兼职人员。7.贵校是否成立了有关社团或组织?多数都有,只有2所没有,1所正在建立。8.贵校心理咨询的来访率咋样?普遍反映不高,但并不代表有心理问题的人少。9.活动或讲座举办情况。每学期3次以上的有6所,所有的学校每学期均举办2次左右的活动或讲座。10.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普测系统、新生档案管理、咨询管理等软件的学校有15所,3所无普测系统。

(二)访谈情况汇总

访谈的对象有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等,共52人。访谈的问题有:1.您认为贵校是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2.如果重视,贵校都做了哪些工作?如果不重视,表现在哪些方面?3.您认为贵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或困难?针对以上问题,管理者都认为学校是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支持和开展此项工作的;而有关负责人和辅导员则认为学校对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表现为学校的生均经费不能按时到位、严重缺乏工专业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不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时数不够、补助问题很难解决等。

二、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高专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已经开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课程开设的效果不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数学等课程,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所以在教学模式等方面应该不同。调查发现,当前许多高专师范院校开设的心育课程就像是语文课,教师对课程的目标认识不明确,多为知识传授,忽略学生的体验,学生普遍对该课程不感兴趣,效果不佳。

(二)人员严重缺乏,水平参差不齐

“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调查发现,有2所高专师范院校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且多数学校严重缺乏专业人员,达不到《意见》中规定的要求。兼职人员中政治老师居多,而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这势必会有影响。

(三)活动或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借助于活动和讲座。调查发现,多数高专师范院校每学期至少举办2-3次的活动和讲座。但从活动和讲座的名称、形式上来看,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例如5.25健康月、社团活动等,正如某管理者所说:“工作千头万绪,疲于应付。”

三、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调查,本课题组认为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主观方面——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年。国家及当地主管部门对不同层次高校(本科、专科)各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同,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而重视和支持与否对学校自身是否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客观方面——经费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调查发现,20所高专师范院校普遍反应此项工作的经费是不足的。以安徽省为例,该省从2016年起,花三年时间计划建设28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经费额度为50万元/个左右,首批和第二批资助对象均是省内本科高校,而高职、高专院校不在支持之列。因此,仅仅依靠高专师范院校自身的经费,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发展,表现为无法购买必要的的设备和添置有关心理测量软件;无法及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有关指导;无法开展高质量的活动、讲座;无法安排人员进行有关学习、培训等。

综上所述,当前,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省等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及和其他本科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过,我们要有信心,凭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自身的拼搏努力,高专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以实现“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育人”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6/22/31547303_627133178.shtml.2016.12.

[2]刘建军.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57-258.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专业教学标准构建研究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地方师范院校党校教育与师德教育的结合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组织变革视角下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内生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