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2017-07-14 10:41魏兵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培养

魏兵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一切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果教学活动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那么,教学活动将成为一潭死水。即使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再高,那对学生本身的发展也是有限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参与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61-01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浅谈自己的观点。

一、改革评估标准

在教学评估中要建立完整的衡量标准,改革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旧模式,而以学生是否全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如文体的写作、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以及能否适应社会要求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综合的评估标准,摒弃“教师教,学生学”的既单一固定又极大地压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法改革,重视社会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推行素质教育,使教法改革和学法改革同步,侧重于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让学生从语文教学中汲取营养,在消化吸收中发现和创新,反过来指导语文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常学常新。

二、注重课堂效率

教师要尽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提高每堂课的含金量。“语文,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技能。”所以语文教学的真正实质,可以说是“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特点,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体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从而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平凡的知识学习中获得不同寻常的教育,既增强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层次的、永久性的。教师要克服为应考而教的意识,更不能把一篇活生生的课文肢解成支离破碎、大大小小的几个知识点向学生生硬灌输。

三、坚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要求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要让教育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承认对象之间的差异,坚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上获得成功。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特点,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手段,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大胆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共鸣点,才能更好地激励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提高,并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劲头,树立坚强的学习信心。教师要特别鼓励那些学习不积极且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其消除自卑感。

四、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先决条件。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及时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加以诱导,可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与创新素质教育的配合中,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可以说是一座桥,一端连着教师的教——“训”,另一端则连着学生的学——“练”,“训”与“练”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训练。它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更主动地学习、训练,把技法转变为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唤起学生情感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就课文中的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设计出许多问题、障碍,鼓励学生多质疑,大胆进行想象,大胆怀疑,多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从寻常的问题中提出有自己见解的、不同寻常的新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以便更好地激励他们好学、乐学、主动学习。

五、提高自身素质

要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师要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把自己营造成人类灵魂的艺术大师,使自己成为教学上的能工巧匠,让学生敬佩你、信赖你,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创新的风格、敢领新潮流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是这个道理。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化,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加强自修,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地备课,合理大胆认真地设计教法,力争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新感觉,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格素质的教育。学生敬佩你,才能更主动地参与到你的活动中,你的教学才有意义,也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培养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