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

2017-07-14 10:44谢利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探究分析

谢利苹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练习进行探究,结合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育中的有效性提问以及练习现状为根据,从掌握好历史课堂中有效性练习以及提问的尺度、能够抓住最佳提问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利用科学适当的提问方式激起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合理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有效练习以及提问的语言,保证语言能够精简干练、及时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准确评价,不断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以及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及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掌握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有效练习 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62-02

随着新课改的创新以及实现,怎样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实现新课改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探索更加适合课堂教学的手段成为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在有效练习中需要重视有效性提问,同时有效性提问也是为有效练习的实现奠定基础,提问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相关的学习知识。尤其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不断进行有效性提问,加强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练习。这样还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高质量的历史问题提出,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基础上还能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变化,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历史知识学习。

1.准确掌握历史课堂中有效练习的尺度

在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练习以及有效性提问能够很好的提高高中历史学习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一定要掌握好提问的尺度。

首先是在密度上进行有效控制,有效练习要求教师能够适当控制有效提问的密度,若是教师提问的密度过大,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导致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若是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密度比较小,甚至一节课下来基本没怎么提问,这样不能激发出在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教学作用,起不到任何有效练习的作用[1]。本身我国课堂教学上时间就比较有限,基本都是在40分钟或是45分钟,因此需要合理调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时间以及提问时间,教师科学进行时间分配才能保证学生既能够掌握基本知识点,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提出一定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保证高质量问题提出的基础上,答案的设计也需要精准,能够一语中的的提出关键知识点。对于这样的提问形式就需要教师在准备历史课堂教育之前进行清晰梳理,认真研究,从教学大纲一直到教材知识点划分以及问题提出等都进行科学规划,既要符合教材需要,又要紧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通过问题全方位的带动学生多角度的进行问题研究。

例如: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内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这节课程学习中,教师在进行正式讲解之前,都会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详细阅读以及预习。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出引导性的问题,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作生存以及经营比较困难的原因?洋务企业的基本性质等问题,学生在充分预习之后教师展开具体的教育。采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列成知识框架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对知识结构框架的列举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从知识框架中总结出今天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具体教育中针对其中的小农经济、近代工业等具有目的性的进行提问,保证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就能够掌握整节课程的知识点。

其次是在有效练习的难度上进行控制,控制练习的难度,不能提出超出学生学习范围以及掌握范围,同时提出的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这样不会起到任何的教育效果。在进行问题提问期间,教师一定要从全班的历史水平出发,明确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位置,学生一直在进行历史知识探索,同时又从不断的学习中发现历史知识,所以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位置,这样才能切身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问题的提出[2]。若是提出的问题太过直白,学生在回答期间基本不用思考就能够脱口而出,这样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学习等不会起到任何的益处。当然若是提出的问题或是设置的练习太难,超出学生掌握的范围,造成学生在问题回答上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还会出现抗拒心理,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在历史课堂有效性练习中,问题的提出具有很大的学问,既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这也是提问尺度掌握的重要基础。

最后是在有效练习的设置上一定要重视梯度设置,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历史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展现对各种知识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期间,一定要保证平稳的设置心态,问题具有层次,从易到难的进行设置[3]。很多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育期间,基本都是遵循固定的教育步骤,循规蹈矩的进行教育,这样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但是在熟练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断利用有效性提问来进行完善。为学生在历史学习上搭建台阶,学生能够根据台阶的搭建一步一步进行历史学习,克服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困难。

2.准确抓住历史课堂上有效练习的最佳时机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才能进步,教师在有效练习提出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抓住有效性問题提出的最佳时机,能够在学生想要知道的基础下将问题提出,这样学生在思考起来才会有动力,也能集中注意力。若是学生本身并不想知道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却强加要求其练习或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4]。历史课堂有效练习的教育中心就在于有效性问题提出的时机,适当的时机能够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若是相反,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封邦建国内容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西周建立的时间,前1046年西周建立。在西周建立之后成立新的封邦建国制度。这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清晰掌握西周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在正式开始讲解内容基础上,为学生建立基础台阶。“同学们是不是经常在家里看电视剧,不知你们有没有看过《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在这部电视剧中,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有没有同学们告诉老师一下?”利用电视剧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历史学习中,在通过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讲解进行教育。其中西周国家建立之后怎样进行管理,如果将学生作为第一主人公,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结合当时的时代发展背景展开思考以及研究。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西周期间时代发展以及进步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咋也能够从中掌握西周的发展历程。在这种课堂分为以及环境下进行教育,在结合适当的实际提出相关问题,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在思考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抓住这种求知欲望的关键,加以科学引导,保证能够在学生最高学习积极性的推动下,对知识进行思考以及总结。所以在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性问题的提出,并且抓准问题提出时机,带动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为高中历史教育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在进行历史课堂有效性练习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只有不断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带动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促进历史教育的进步。不管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保证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真正对教师所教导的知识进行思考[5]。怎样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达到问题提出的效果是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育中非常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采用趣味性的方式对问题进行优化,引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能够积极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能力,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历史课堂有效练习的教学效果[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循环对知识点进行熟悉,加深学生在学习上的印象。学习积极性的带动一直是历史课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对历史有效性问题趣味性的提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期间,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历史知识,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是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怎样更好的提升历史教育的高效性,保证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是当下高中历史教育中非常重视的问题。采用有效练习的方式,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历史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以及研究,更加清晰的對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在学生心理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更好的提高高中课堂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后玉.关于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创设探究教学情境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1:122-123.

[2]钟显添.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4:51-52.

[3]凌和军.E-mail辅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 英语教师,2012,07:10-15.

[4]周会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02:141.

[5]林恒锋.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亚太教育,2015,15:63.

[6]陈绍唐.浅议丰富高中历史课堂生成资源的途径和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3,19:54-55.

猜你喜欢
探究分析
浅论企业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基于整合高校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思考分析
网络媒体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