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与开放: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的思考

2017-07-14 10:57李黎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简开放

李黎明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有的教材体系为教学带来了两个难题:内容多、课时少,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理论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能够对教材作适当精简,构建开放的教材体系,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符合教改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纲要 精简 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67-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下同)教材作为“马工程”的重要成果,在体例和内容体系上多有创新,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平心而论,该教材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瑕疵,却对“纲要”的教学造成了无法忽视的影响。有鉴于此,笔者拟对“纲要”的教材体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纲要”教学中的两大难点

目前,“纲要”课教学主要面临两个挑战,都与“纲要”教材有关。

“纲要”课按规定总学时是36个,实际上一般高校都是安排16次课32个学时。如果按平均2个学时计算,应该是13次课(上中下三编综述),30个学时。但是,每章都安排2学时是很不实际的,有些章节内容比较多,如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往往都需要安排2次课,或3-4个学时。这样,总学时就是35-40个。这样的安排,即便是全部由教师讲授,时间也是非常紧张的。何况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允许,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安排一些实践环节,以调动学生、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实践教学的课时又是如何来安排呢?一般要求是不少于总学时的30%。也就是说,“纲要”至少要安排10-12个课时的实践教学。显然,要在22-24个学时里讲完所有课程,就更加困难了。

或许是出于对于权威的敬畏,有些教师没有指明“纲要”教材存在问题,却又不得不承认:近现代史在时间上跨度是如此之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问题讲明白,是根本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这与其是说强调客观原因,倒不如说是间接指出了主观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方法得当,就算是上下5000年的历史,我们也可以在一门课中讲完,何况是100多年的历史呢?有些教师虽然承认“纲要”教材存在偏繁的问题,却又提出对于教材“要有选择地讲授”。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要选择部分内容讲授?难道是教材的一些内容可有可无吗?教材不同于参考书,既然是可有可无,为什么又要写进教材里?!

理论教学偏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在于,作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相比之下,他们更加喜欢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纯理论的东西兴趣不高。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属于理论课,加上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空洞的说教比较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正是目前思政课急需改革的问题。

“纲要”课目前面临的问题同其他几门课颇有相似之处。由于“纲要”课的课程定位,该课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而是变成了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纲要”的教材在体例上打破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编写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了按照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编写的方式,即专题式体例。同时,在内容上,“纲要”教材的主要笔墨已经不再是叙述历史史實或历史事件的经过,而是重在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说明事件的影响或意义,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从总体上看,“纲要”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历史叙述。这样的编写方式既是一种创新,也有效避免了同中学历史课的重复。然而,教材的理论化也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过多的纯理论讲授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远低于其他授课方式。

二、精简有利于解决“纲要”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纲要”教材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在保持“纲要”教材现有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作必要的精简,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棘手问题。

1.精简是教材编纂的重要原则

“纲要”教材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教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对中国近现代史作了精简,突出了“纲”和“要”,淡化了“目”和“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简就是“纲要”教材的特点,也是“纲要”教材的优点。而要解决“纲要”教学中的尴尬,根本出路不是放弃这个特点和优点,而是要进一步把精简的原则贯彻到底!既然叫做“纲要”,就要进一步突出“纲”和“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否则,如何还能称其为“纲要”!

2.精简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乱象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赖以学习的基本依据,其基本功能就是要明确教与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必须讲、必须学的东西,什么是重点等。如果教材中内容过多,不但失却了教材的意义,也必然造成教师无所适从。而教师如果对教材采取“自由选择”、“各取所需”,其结果必然给教学带来混乱,与通编教材的初衷相背离。相反,如果教材适当精简,在划定必要范围的前提下,给教师留下一定空间,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的乱象。

三、开放符合“纲要”课改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1.开放是课改的普遍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试图将一个封闭的知识体系原原本本地塞给学生,其结果,不但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往往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而开放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有开放的教材作为支撑。所谓开放式的教材,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精简,如果教材内容过多,什么东西都规定好了,那教材就失去了弹性和张力,开放就无从谈起;二要为教师留下一定的空间,就是说,教材既有高度的概括,有纲有要,又不能把教师要说话、要讲的内容全部说完,使教师在把握纲要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增减。

2.开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纲要”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适用于全国各种类型、各种专业的本科生。这就决定了“纲要”教材的内容不能太细,只能是一般性、原则性的要求。如果太细了,内容过多了,反而无法适应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验证明,只有教材内容安排上有弹性,经过教师的加工处理,才能更加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上,“纲要”不同于“原理”、“概论”和“基础”等课,后三门都偏重于理论,而“纲要”则是通过历史事实来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理解三个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纲要”是用活生生的史实来说明理论的,作为历史课,它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的,这本应该是“纲要”的特点和优势。如果过于注重理论分析和体系的完整性,反而会使“纲要”失去其特点和优势,与其他三门同质化,从而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当然了,如何还原有血有肉的历史,还是有赖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补充。

参考文献:

[1]仝泽矿.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8)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7(6)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简开放
时常精简多余物品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应用于SAN的自动精简配置架构设计与实现
精简(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