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靠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研究

2017-07-14 11:41徐桂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徐桂琴

【摘要】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更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希望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学生对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80-01

在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将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靠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上面,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入手,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理解,使学生的思想意志得到升华,构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下的核心素养发展体系,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健全自身的人格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要求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民族振兴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在上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像是“孔孟之道”儒家哲学,更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使我国高中的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靠近传统文化传承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倡导心怀天下的理想教育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靠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快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化建设,需要让学生树立仁义爱民的思想,心怀天下,志在四方,比如在《论语·雍也》中教会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将儒学中宽恕待人的思想进行传承和发扬,学会“仁者爱人”,使学生明白“仁”字是做人和学习的根本,只有在仁义理想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才能够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二)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热情

在高中语文靠近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传統美德中,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叛逆时期,不懂得父母的付出,在家庭生活中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家乡的感情,即使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也不应丧失对自己家乡和民族的热爱,需要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加深对乡土情怀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2]。

(三)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中华民族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一直都非常重视关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发展问题,希望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优良传统美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教育学生做人时,要求他们能够讲求诚信,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原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培养学生向“文天祥”、“戚继光”学习舍生取义的品质[3]。

(四)倡导学生遵守社会道德和礼义廉耻

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要求社会当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因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中,更应该倡导学生遵守社会上的道德规范,通过对儒家经典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品质,尊老爱幼,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懂得现代化礼义廉耻的道德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倡导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育一直都致力于靠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能够更加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待人处事准则,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教育,进而加快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23-28.

[2]张琼.浅谈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63-64.

[3]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24-2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