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2017-07-14 11:46梁文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梁文俊

【摘要】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环节。对于高中一线教师来说,问题设置得恰如其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近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对课堂问题设置进行了深入实践研究,并积累了颇多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思维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8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6+1”等等,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但遗憾的是,这种课堂“繁荣”,并未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拓展和情感价值观上得到突破。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在课堂问题设置未能做到恰如其分,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设置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就教学活动本身而言,每一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學任务,而让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也是我我们常说的重难点。因此,我们老师针对课文重点和难点来设置问题是比较普遍和稳妥的做法。当然,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解读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在课堂问题设置的节点上灵活处理。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例,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影响。可以设置这一问题:中央集权制的确定有何影响?(提示学生从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思考)当然也要考虑学情,知道哪些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只要不偏离教学中心内容,只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就可以在更宽泛的区域内设置问题情境。教师不仅可以在课文的重要处、艰深处设问,还可以在转折处、兴趣处、神秘处、激动人心处、师生分歧处,甚至是平淡处、枯燥乏味处进行设问。

二、问题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启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高中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知识储备,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一定的难度,要避免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不一定要追求标准答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学生思维火花,进点燃而开发他们智力的教学艺术。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三《毛泽东思想》中“革命道路的探索”一目教学时,我选取了一些有关党史资料、影视作品的片断,然后设计成四个场景:

场景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毛泽东率领队伍进军井冈山。

场景二: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根据地扩大。

场景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源》。

场景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源之势”。

并设置了四个小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题目:(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身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源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可见,这样的问题创设是难易适中、循序渐进,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能抓住的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启发了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上尽量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创设的问题要注意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三、问题设置应具有拓展性,思维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做法,就是让学生分析问题,理解历史,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感悟历史。因此,教师在创设基础设问基础上,适当引入深度设问和多元化设问。

如在讲《辛亥革命》一课中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及其评价”时,我设置了不同角度的问题:①辛亥革命结果是胜利啦,还是失败啦,或者有胜有败,你同意哪种说法?说出你的理由。②试从社会性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风俗习惯的变迁等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学习历史知识并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事实表明,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经常多角度多层次设问,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大胆质疑,增强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5.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