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7-07-14 12:27徐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价值观方法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要求。因高职学生的特殊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课堂、课外活动、网络平台的途径进行开展。可使用显隐结合、课内理论灌输和课外双向交流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价值观 路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94-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鲜明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短短的24字,但却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我们国家要达到的目标。国家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要求社会能够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要求公民能够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特征;另一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显著特征为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暨某个专业的技能和技巧。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展开。学生理论课的学习被放到次要的位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被放到核心的地位进行开展。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较少,因为学生理论课开设的课时受到学制年限的影响较少。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点为学生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思维普遍比较活跃。受到不同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比较自我,对于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发展要求了解得不够深入或者了解得兴趣不强。他们关注的更多的自我目标的实现和自我自由度的实现。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对正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接受度较低。在访谈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方式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展开。

(一)课堂教学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开展的时间为一年到一年半。课堂门类和本科教学相似,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本科教学也没有实质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之上,而且应该贯穿于所有的课堂上。比如,在英语课堂上,因为主要讲授的是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貌似本课程无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普世价值,其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公正、诚信、敬业和友善等都是所有人类文明所共同遵循的准则。因此,即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涉及文化知识讲解之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也可以进行讲解和培养。再比如,实践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毋庸置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和同学或者同事等友好相处等也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二)运用显隐结合的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内外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讲授主要集中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的中坚力量是两课教师和专业课以及实践课教师。这种有教师进行集中讲授的方法为显性教育的方法。显性教育方法的好处是效率比较高,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理论。显性教育的弊端是学生接收信息时比较被动,如果学生不选择接收相关教育者的信息,显性教育的效果就无法发挥。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暨隐性教育的方式。隐性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不直接进行说教,采用隐性的策略和隐性的手段,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去接收相关的信息,但是学生所接收的相关信息正是教育者所希望的,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三)采用课内理论灌输和课外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更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内理论灌输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双向交流的方式。学生思想问题的引导主要靠教师的循循善诱。循循善诱的主要方式为双向交流。教师通过交流找出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双向交流能够解决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深度问题,但其弊端就是效率较低。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采用课内理论灌输和课外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能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深度问题,同时又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

(四)互联网络平台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传统的说教的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专科学生的特点,学生不愿意接受简单的接受。他们更愿意通过自身的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目前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从传统的老师那里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学生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更多的是来自于互联网网络平台。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了大部分互联网平台传播的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学生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根据Crashen的输入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输入的有效材料越多,输出的可能性越大,输出的效果也会越好。互联网+网络平台能够承载更多的教育资料,因此其更适合用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鲜明,他们思维反应敏捷但不愿意接受传统的说教。基于上述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网络平台的途径进行。实践证明显隐结合以及课内外双向交流的方式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佳,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6)

[2]许俊生,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作者简介:

徐娜,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方法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