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2017-07-14 12:47蔡学涵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好书书籍读书

蔡学涵

【摘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臧克家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为教师,要把读书习惯深深的扎根在学生的成长中,要把读书给学生设定成终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起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既要重教书,更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

【关键词】学生读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03-02

一、读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读书可以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读书,就是和书中有智慧的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变得有智慧。读书,可以在书中了解人生的哲理,了解人生的悲欢离合,了解人情冷暖,从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丰富的知识来源于读书

书籍犹如一架望远镜,书籍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让学生高瞻远瞩,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道路上,有更多书中优秀人物人物陪伴学生成长,使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心。豐富的书本知识,能充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满奋斗的决心,产生巨大的读书动力。

2.改变自己来源于读书

努力读书的人有改变自己的期望,内心的需求驱使自己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如果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会从书中人生的目标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学生的人生也会因为读书而变得丰富,爱读书的学生,也是热爱生活的人,内心有充实的知识,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强大,战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每本书都记载着时代命运的沉浮,看完一本书,就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脑海中充满书籍带来的震撼、安慰。促使学生对历史和过往进行思考,让学生的 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3.坚定的信念来源于读书

书籍,是前辈智慧和美好心灵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智慧的积累,书中前辈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借助前辈的肩膀,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从古代仁人志士的真知灼见中,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智慧,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人格的人。不轻信,不盲从,树立起远大坚定的信念。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去读

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感兴趣,有的学生喜欢经典散文,有的学生喜欢小说,有的学生喜欢名著。我倡导的原则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个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去选择读书的范围。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正确的相机引导,逐渐转化学生的兴趣,进行迁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先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有了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再自主的选择。然后适时地指导、交流,延伸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延伸到名著。

三、与书交友终身受益

读书是学生和教师终生受益的事,读书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素养。因此我倡导学生始终与书为友,让书终身陪伴学生的成长。

1.摒弃学生成长发展的陈旧的观念和方法,从封闭沉闷的课堂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开放课堂。把教材,教学向课堂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书籍延伸,使学生的读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知识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2.读书多元化,把读得懂的书让学生“说”出来,从“听”的兴趣上培养,利用录音,电视等视听多媒体,让学生“听”书,然后再去读书,引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3.推荐好书。教师自身就应该是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以身作则,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面对丰富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学生阅读的选择性也非常多,特别是网络文学地出现,教师先要阅读,再评价,再推荐。让学生由羡慕——模仿——实践这一认知过程,去选择自己所读的书籍。

4.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悬念。在推荐好书让学生阅读时,留下空白和悬念让学生继续阅读,推荐一本书时,先读前面精彩的章节,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留给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本就是《城南旧事》的精彩序言,我推荐了《城南旧事》,全班同学都兴趣盎然地阅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收获颇多。

5.给学生读书的环境

班级没有书,学生接触不到书,怎么会去大量去阅读,结合学校图书室,家庭捐献图书等,配备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能见到好书,就有机会去选择读书。

每天中午、下午学生都有自由阅读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学生在自由不受限制的状态下,轻松愉悦地去阅读。由“阅读”到“乐读”养成良好的班级自主阅读环境。

师生共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共同感知一本书的内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经历,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共读就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思想,探讨同一本书的不同见解,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境界。

6.指导读书方法,制定读书计划,让一本书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阅读完成,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摘抄这本书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喜欢的词语。书中的名人名言,精彩段落。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是没有道理的。指导学生使用各种方法去读,可以精读一本书,可以简单地浏览,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概故事情节,可以选读某些自己喜欢的章节或段落。

7.分享读书,读完一本书,就可以给老师和学生共同分享,读完此书的心情和感受,读完此书的收获,可以评价你对这本书的认识和感受。分享快乐的读书收获,学生愿意和老师共同分享。

四、营造书香氛围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素质,让班级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书香溢满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1.品读经典 润泽心灵

品读经典,让学生知礼仪,有教养,经常诵读经典,会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杂念少,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心态。读懂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会形成博览群书的读书习惯,学生的思维获得全面的锻炼。

2.读书,融洽亲子关系

许多书籍家长也没有接触过,和孩子一起诵读,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的升华,缓解孩子的压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读书,思想有度

现代社会,物质发展日新月异,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理,傲慢心态。有时会让我们对生活的价值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厌倦心态。但是经过读书的熏陶,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懂得从思想和心灵深处去探究人生的幸福和成功的动力。

五、激发学生读书内动力

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从全新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激情、以循循善诱去沟通。靠语言文字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有目的有对象去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读书真正产生兴趣,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读书,不仅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

1.从一篇课文或者一段话中感受语言魅力。譬如:人物描写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去讲解,去读,抓住重点段落的感情去读,发挥想象意境去读。从读中培养学生的读书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学生自由阅读,收效甚微。因此,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朗读比赛”“文学常识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好词佳句积累册”“读书资料积累册”“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讀书就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书籍是快乐的源泉,书籍是成就梦想的基石,只有读书才能更好地奉献我们的祖国。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徜徉在书海里,陶冶情操,让我们的学生拥有知识和智慧,让我们的学生思想充实,让书籍伴随学生成长,让书香充满校园。

猜你喜欢
好书书籍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推荐一本好书
我爱读书
好书共享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