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转型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2017-07-14 13:08刘盛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刘盛兰

【摘要】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主体,其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应避免同质化,体现应用型专业以及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需求。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要求,保证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和建设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大纲要求、教师队伍现状、以及毕业学生反馈等方面,以湖北某應用型本科高校外语系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初步探究。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12-02

一、引言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解决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趋同的问题,增加高等教育的阶梯性与多样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民办及独立院校为主体,地方高校偏多,其主要任务应着眼于为所在区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互补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这也对转型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有针对性的要求。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面对高校普遍开设的英语专业,传统单一的语言能力教育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来说已远远不够。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需有夯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更要有较为全面的商务专业背景知识以及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如何有针对性的建设和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是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的同时重视及思考的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地方高校、民办高校以及独立学院居多,由于建校时间短,其面临着教师队伍年轻、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多照搬母体高校、教育部门扶持力度不够等诸多现实问题。

由表1可知,该院校英语系1-10年教龄的教师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7%,青年教师人数所占比重较大。这一群体教师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非常关注自身职业发展,同时又面临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由于学校相关文件的限制和规定,双肩挑教师占比较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质量。此外,在实验教师人数上,因为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及学校资金有限、实验室投入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专任实验教师的比例为零。这与学科课程体系多依托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未体现应用型特点,以及专业教学目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关。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并重的应用型院校的教师储备方面,显然还是难以满足现今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

由表2可知,该高校英语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95%,本科学历人员仅占5%,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人员比例为0%。同时在专业分布,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仅占所有教师人数的3%,目前大多数担任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主要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或语言学相关专业。这也表明,虽然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背景,但针对商务英语课程大纲的要求,教师对于专业商务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相关商务实践技能运用的能力,还是相当匮乏,也难以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求。此外,尽管目前一些应用型转型高校已要求教师需按照“双师型”要求,希望教师能通过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参与相关职业培训或者企业代培等方式,来弥补教师在专业背景知识方面的短板。但在相关专业教学师资缺乏的条件下,教师在重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而即便教师有企业实习或挂职锻炼等机会,但受限于实习时间、地点、形式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学校相关政策等因素,教师的实践也往往流于形式,“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影响因素。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高校教师也是大学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因此,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及外在动机,包括其个人追求、工作信念、价值取向等,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的成败。

表3显示,影响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薪资待遇、职称评聘、个人追求、学术氛围、人际关系、教学评价与科研平台。其中,薪资待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最为看重的因素。如何让老师安心于教学、安身于事业,并也能吸引高级人才来校执教,也是学校在发展教学设施设备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的话题。同时,职称评聘、个人追求也属教师发展内在动机的范畴,教师对个人职业理想的追求,对个人价值及社会地位的实现,以及个人职称方面晋升的需求,也在教师整个职业发展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也反映出内在动机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体现了高校教师对自身学术水平发展的重视与要求。此外,科研平台在此问卷中处于较后的地位,也反映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重教学轻科研的实际特点。因为学校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服务于区域经济以及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多困于繁重的教学压力,而少有额外的时间来集中科研。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来说,从学校的教学模式、科研平台以及科研资源等方面来说,科研创新相较于教学还处于较次地位。如学校能在整体发展目标及方向的基础上,顺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为教师提供更多专业性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四、促进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策略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除了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商务专业知识以及与时具进的实践性行业经验也是新形势新目标下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完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培训制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现有基础上的教师储备已慢慢难以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从前期的调查也发现,由于教师专业背景、教师队伍结构等客观因素限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也面临着较大的跨学科知识的压力,以及缺乏商务方面实践实战经验的焦虑。尽管高校现也在尽力创造机会与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商务相关的企业培训或进修或在假期企业兼职挂职锻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但实践经验的累积仅有几次培训或者短期的挂职显然说远远不够的,也因为企业出于其运营机制、管理规范以及商务机密等客观因素的考量,这样的短期实践也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对于教师来说其效果及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可根据教师的基本情况、专业背景以及个人发展意愿,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培训。对于在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上有强烈发展意愿的教师,可创新性地提供更长时间的企业挂职锻炼时间,让教师能充分扎根企业扎根实践,积累实际商务经验,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优化学科配置。在校内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加强与其他院部专业教师的合作,加强商务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沟通和指导,缓解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跨学科专业知识上的焦虑和不自信。基于学校现有资源,通过校内同行的合作与互补,运用观摩示范、交流沟通,教学资源共享等形式,在校内为教师搭建辅助平台。同时,学校也可通过聘请企业兼职导师,加强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的沟通合作指导,邀请其参与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的选定,在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合作指导)的模式等,强化教学的实践性,也给校内专职教师提供更多与企业导师合作、学习、沟通的机会。

2.完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

学校应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应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扶持。同时,对于有跨专业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政策和发展机遇,在企业挂职锻炼、跨学科课程的教学、以及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发展专业方向,提高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学校以及专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评价审核机制,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审核、续聘等方面起到监督、把控、激励的作用。

五、结语

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师的转型是必然的。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来说,不仅应该有着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如何能成为跨专业,有着相关行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背景的综合性双师型教师人才,满足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是现今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努力方向,同时也需要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支持。学校在引导教师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应提供更多的帮助,设立教师发展的平台,以实现教师发展及学校转型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振华.教师自主发展:当下的意义、途径与条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105-107

[2]李松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58-61.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百色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