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2017-07-14 13:12周小春王志敏闫文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周小春+王志敏+闫文军

【摘要】本文针对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个体学习需求与教学总体目标之间的差距,强化研究生学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其国际化视野、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和军事职业素养,探索并构建了适合院校转型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性教学目标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 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14-02

1.现状分析

目前,有关军队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已引起一定的关注, 其中,冯化宇等在《军队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带来的思考》一文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应用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学习的比重孰轻孰重?”、“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效益在哪?”、“培养目标的转变带来了培养方式的改变, 在招生、培养和毕业方面我们该做怎样的调整呢?”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要想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努力形成学术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合理布局并不能一蹴而就。”

总结上述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设计出完整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并加以总结、完善和优化,构建符合我国军队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

2.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目标

關于军队研究生教育总体目标的政策,主要有两个,一是2004年6月中央军委颁发的《关于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深化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另一个就是2012年5月中央军委出台的《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刚要》)。

根据《意见》,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有两个值得重视的地方,也是与英语教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即:“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逐步实现由相对封闭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开放多元的培养模式转变”。

《纲要》则在继承《意见》的基础上,在发展目标部分明确指出,“要以优质资源为依托开放办学体系”。简单地说,未来的军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军事人才。

事实上,无论是《意见》,还是《纲要》,或者是原参谋部的文件意见,都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英语作为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还应该在学科专业英语、国际军事交流、国际文化交往等领域积极开展探索、研究与培养。

3.军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综合政策上要求的总体教育目标与学员学习动机的要求,确定军队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至少要在以下三方面体现。

3.1 知识应用

即综合语言知识与军事知识的应用。语言知识可以简单地从词汇掌握数量(常用词与词组,以及词根和词缀等)与语法常识两个方面要求;军事知识,除了其本身军事专业技术要求之外(项目组建议军队研究生应该增设《军事英语》课程,或是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还应该在国防知识(国防政策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等)、军事应急救援、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中国长期参与的海上护航行动等特定语言词汇与识别及交流能力。

3.2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能力与译写能力。听说能力主要从单向听说与对话演讲两个角度来要求。单向听说,是指在特定场合(尤其是静态、单向交流的环境)接受单方向的听或说的能力,如在专业论坛与会议,或是专业素材英语影音资料学习时的听,以及在观点思想或是专业答辩时的快速语言表达。对话演讲,则强调在互动环境中的听与说能力,强调不但要能够听清且有效理解对方表达的思想,还要能够快速组织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这种要求明显高于单向听说。

至于译写能力,更多强调的是经专业素材或主题为对象的英语能力,包括专业素材的理解和翻译,英语翻译成汉语,或是汉语翻译成英语;和专业论文的英语写作能力。

3.3 综合素养

从军队研究生教学的目标,综合应用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综合素养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综合的素养,根据《意见》与《纲要》的要求,主要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逻辑

分别强调应变能力和逻辑应用。所谓应变能力,强调的是能够在英语交流中,准确领会对方的思想,并及时做出有效反应。而逻辑应用,则要求在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中,能够有效表达专业逻辑或人文逻辑。

(2)文化礼仪

一方面强调的是军事交往的礼仪,另一方面则强调的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差异,甚至是在国际或国内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宗教习惯的差异等。

(3)团队沟通与协作

无论是在军事活动中,还是军事指挥工作中,团队的沟通技巧与能力,团队间的协作手段与程度,都是直接影响活动结果的关键要素。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军队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体系设为知识应用、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等三个方面,并构建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如上表)。

4.结语

新军事变革时代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培养需要院校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军队学历教育院校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对于硕士研究生依托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积极开展领域前沿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实现培养“有世界眼光”、“应用型、复合型为主”的新型军事人才目标,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雪梅,胡建宏.管理学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7.

[2]梁斌梅,吕跃进.目标驱动的专业课教学法及其在《数据挖掘》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8,(6):93—96.

[3]林桂娟,康若神.目标驱动管理方法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1).

作者简介:

周小春(1970-),女,汉族,江西人,副教授,硕士,装甲兵工程学院外语教研室工作。研究方向:硕士英语教学。

王志敏(1979-),女,汉族,湖北大悟人,副教授,硕士,装甲兵工程学院外语教研室工作。研究方向:英汉翻译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对广西高等艺术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