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2017-07-14 09:48马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马红梅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撑下才能进行。因此,现在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再是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在教学中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72-01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课件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境界,制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并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快乐。然而,小学生的这种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需要通过外界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从而引起他们的探究心理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应借助多媒体的形、声、色于一体,既直观又形象,新颖,生动,还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课时,先出示多媒体动画片,小朋友参观凤凰村,同时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边观看动画片,边听讲解,然后提出问题,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这样借助多媒体动画,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是“动作感知一表象一概念”。而直观教学正符合儿童这一认识的发展规律。它能积极调动各种感观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大量直观形象的实物去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形成知识的表象,并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抽象的要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平均分的概念不好理解,有的老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种分法:把8个桃子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盘几个?可在屏幕上先分别出现8个桃子和4个盘子,点一下桃子,桃子就一个一个地飞到盘里,最后每个盘里有2个桃子,生动而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懂得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的道理。教学第二种分法,让桃子两个两个地飞到每个盘子里,使学生明白8个桃子每2个一盘可分成4盘,从而使学生明白8里面有4个2的道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拿出先准备好的小棒或小圆片分小组动手分一分,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由难变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例如教“三角形内角和”时,有的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课件:在画面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师出示画面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性。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突出了难点,突破了重点。

四、化静为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用文字叙述形式表达出来的实际问题。由于应用题条件和问题是蕴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数量关系比较抽象。而学生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解题时,他们如果不能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再现为具体图形进行形象思维,解题就产生了困难。如果学生审题时边读边想,并能根据题意,把题中数量关系构成具体图形,解题就容易多了。如有这样一题,“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明和小刚骑车同时从相距500米的A、B两地相对出发,小明每分钟行200米,小刚每分钟行300米,多少时间后,两人相距5000米?”这道题表面看来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出示小明、小刚骑车的画面,并演示两人骑车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知道两人走完500米后再继续走,直到两人相距5000米为止。这样直观形象地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能列出算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现代化工具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运用虚拟的场景去操作、探索、发现规律、验证猜想,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把过去的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这个最先进的教学工具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六、让信息技术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另一个支点,成就孩子的未来。

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改进,新兴的网络教研应成为数学教师成长的支点,明确信息技术不只是为学生提供的,而是师生共同选择、共同运用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人机互动,学生可立即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如判断,选择题,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发出表扬来,学生听了自信心大增;如果学生答错了,计算机会显示“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

通过及时,准确,全面的反馈信息,教师也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适当调控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此外,信息技术也能省去很多师生抄题的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在解决问题的重点,难点上,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单一的,应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和电教手段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有着独特的魅力及生命力,在教学中应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应用题教学:可以利用黑板来出示例题而用多媒体来进行分析解决,不要把不必要的教学信息硬用多媒体来展示。我们发展现代戏信息技术,并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会给课堂增添很多绚丽的光彩,合理,有機地运用信息技术会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味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把知识由难变易,由浅入深,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层次性地、系统性地接受,让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信息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