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态思维的培养

2017-07-14 20:51黄向阳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动态变化思维

黄向阳

【摘要】物理学研究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必须树立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从相互的关系中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本文根据物理学的特点,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态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动态 变化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76-02

1.加强课堂演示,提高动态效果

物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变化过程,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也就是说,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是与时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某些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经历的时间是极短促的,变动的空间是非常非常微小的,这样就会使动态分析造成困难,成为学习物理的障碍之一。运用实验演示,特别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时空,可以像放映“慢镜头”影视片一样演示出来,便于學生观察和思考,有利于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动态变化情况。我们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下面几种情况用计算机来模拟,辅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

(1)作用过程可见度小,作用时间短的物理过程。

(2)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3)受实验条件限制,不易表现的宏观物理的运动情况。

(4)微观粒子的运动。

比如碰撞问题就是物理学中最典型的快速相互作用的例子。因为碰撞过程是两个以上物体间进行的。这些物体间相互作用又很快,使我们很难看清作用的细节。现在改用多媒体软件来制作,将碰撞分为几个阶段:接触、挤压、分离,通过电脑的快慢,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两物体作用的整个过程。

在讲解光的双缝干涉时,演示实验必须在暗室进行,学生对单缝及双缝对干涉条纹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印象不深刻。若用计算机来模拟双缝干涉实验,学生在荧光屏上看到七条彩色条纹所代表的白光,由狭缝射入并经双缝分成两束相干光源。由于各色光波长不同(用线段的长短来代替波长),相邻同色亮条纹之间的宽度也不同因此在中央由七条彩条纹组成白光,两边出现彩色纹,并且紫光在内红光在外。整个过程都暴露在学生的视野范围内。

可见,加强课堂演示,加深了学生的感知程度,提高了学生动态思维的能力。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大大地降低了,而物理规律却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2.重视作图分析,提高动态分析能力

有些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短暂,微小的时空,是很难用实验演示出来的。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它的短暂时间加以延缓,把微小空间加以扩大,从而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及规律。

除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图形进行思维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技能技巧。如何在文学叙述的基础上画出图形,在解答物理问题时,要求学生正确画出物理过程的示意图,使被研究的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大脑中形成动态的物理图景,构想出理想化形象和时空形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态思维能力。

3.变换思维角度,提高学生的发散性和辐合性思维

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位理解,体验研究方法,如:我们在讲电阻的并联时,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推出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支路电阻的关系式■=■+■后,立即组织讨论R=■,是否比R1 和R2 都小?要求学生先从数学上的量值关系去理解这个物理规律,随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若单个导体的电阻值刚好与该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相等,那么,这个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应比R1和R2 导体的横截面积都大?为什么?

这样引导学生从物理学中电阻定律的角度去理解新知识,并使之体验到“等效代换”的思想。在习题教学中,我们编排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题,或者对某一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求解;或者通过改变提问的角度,改变问题的条件,改变习题的类型,改变问题的要求,变数字为字母等方式把一个问题变化成多个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思维的热点。这样,通过变换思维角度,启迪和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4.实践的结果与意义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们对高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对比实验教学,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表明,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态思维活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是很有益的。很多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都能顺利地翻越思维的台阶,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姚文忠主编《物理教学及其心理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2]田世昆、胡卫平著《物理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宓子宏主编《物理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动态变化思维
国内动态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国内动态
思维跳跳糖
国内动态
从9到3的变化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