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健身圈”环境下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探讨

2017-07-14 10:02梁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环境

梁鹏

【摘要】近年来,政府不断强调全民健身教育,“城市健身圈”建设的提出,给各地城市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指导。本文即基于“城市健身圈”环境,对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体育场馆 “城市健身圈”环境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05-02

随着现代社会健身意識的增强,居民健身需求与日俱增,使城市体育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问题。为满足居民健身需求,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对“城市健身圈”进行打造。但从当前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来看,其在规划布局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不仅与“城市健身圈”要求存在矛盾,也难以满足公众体育心理需求。如何将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与城市健身圈环境有机融合起来,是目前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健身圈”环境与传统城市体育场馆规划矛盾

“城市健身圈”是基于当前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建设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健身理念,呼应了当前全民健身热潮。城市健身圈主张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项目,确保居民出门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健身圈范围,享受公共健身设施服务等。

但从我国传统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来看,多仅注重外部形象与内部空间设计,对于其与城市及居民需求联系的紧密性较少考虑,对于该部分的规划设计仅停留在体育场馆交通路网布置,与体育场馆小广场绿化设计和停车等方面设计。[1]该种规划设计主要迎合以往竞技体育与大型文艺演出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建筑功能单一,设计单调,难以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体育心理需求;另外,在交通组织上,传统城市体育常规规划多选择市郊,离城市中心较远,较难调动城市居民步入体育场馆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且传统城市体育常规规划,对建筑体量雄伟性与标志性比较追求,忽视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系统的融合,欠缺人性化,这些都与当前“城市健身圈”环境下全面健身需求矛盾日益显著。

二、“城市健身圈”环境下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思考

(一)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应与城市互动生长

在“城市健身圈”环境下,城市体育场馆是城市系统中重要子系统,其规划设计需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城市互动生长。城市体育场馆在体量上往往较大,容易给周围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和冲突,对城市体育场馆进行规划设计时,为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在建筑立面处理方面,应同城市街道形成一定连续界面,对连续界面保持基础上,使体育场馆各边都能够形成城市街景,同周边空间环境结合起来,构成融洽街景。削弱城市体育场馆建筑巨大体量给周边环境带来的突兀感。

(二)城市体育场馆交通规划应贴合城市居民心理需求

在“城市健身圈”环境下,对于城市体育场馆来说,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对其人流导向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交通规划与城市居民心理需求相贴合,才能为城市体育场馆带来更多人群,充分发挥其健身功能。城市体育场馆在目的地路线设计上,应明确直接,在交通规划上不仅要求快捷,还要求步行环境舒适性。受“城市健身圈”环境推动,城市体育场馆的使用人数较多,但对于想要达到体育锻炼效果的居民来说并不希望发生拥堵现象。[2]城市体育场馆路的尺度应较为宽敞,确保人们个人锻炼空间不被侵犯;在竖向交通设计上应让人们行走时更具安全感,城市体育城管中踏步应避免过陡或没有安全设施,以免给人们心理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城市体育场馆在外部交通规划设计上,应满足基本的交通流线组织,打造连续舒适的步行环境,形成居民疏散立体网络,以分流人群避免人群同一时段共同流向街道、公共车站,造成交通堵塞。

(三)城市体育场馆馆内空间布局规划应趋于人性化

城市体育场馆内空间布局,应根据人们心理倾向进行人性化规划设计。在入口空间上,人们往往希望对城市体育场馆有整体认识,充满期待感,设计过程中需简洁和具有导向性;在疏散大厅与辅助空间上,疏散大厅必须宽敞明亮,避免人群密集产生压抑感,且必修有明确方位指示,各种辅助空间需以方面和直接为主,疏散厅也可用作比赛获演出间隙公众休息厅,为公众提供休息与放松、交流场所;在看台区空间布局上,应考虑公众观看时与观看后离开时的心理需求,面对体育比赛等,进场时公众都希望快速找到位置,观看过程中都希望观看视野较好,离开时都希望能够尽快离开。

在当前“城市健身圈”环境下,城市体育场馆规划设计必须正确认识自身局限性,立足当前要求,对城市体育场馆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国琴.10分钟体育健身圈发展模式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123-124.

[2]纪大春.体育场馆空间布局模式与交通管理对策[J].综合运输,2016,(9):66-69.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环境
刘璐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