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4 08:41段琳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专业性案例教学法实践性

段琳玲

【摘要】《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我系旅游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突出的点。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法规理论及实际应用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旅游政策与法规 实践性 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25-02

《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该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旅游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的系统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国内外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特点

1.涉及面广。旅游政策法规是调整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它既涉及到大量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包含了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

2.专业性强。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业提供的产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产品,因此以出售劳务为主的行业特征十分明显。

二、《旅游政策与法规》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旅游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法律法规的知识既抽象又原则,不易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则为其找到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应用将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参与,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旅游实际工作中。

三、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应当创设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掌握案例的运用,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好的效果。通常根据教学环节,可以将案例的具体运用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课前准备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对案例的搜集、选择、组织才有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也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讨论提供方向。

2.教学案例的选择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案例的选择中需要注意时效性、新颖性、真实性、代表性等特点。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去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而学会分析相关案例解决现实法律问题。

第一,案例的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已发生过的事件,切忌随意编造杜撰误导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案例的积累。

例如:可以从国家旅游局、省市旅游局、旅游行业协会等网站,以及本地的旅行社、酒店等相关单位,收集到可利用的案例。并可在专业网站上去下载相关的视频短片。通过多维度的讲解,更易于使学生进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案例的代表性。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并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选择的案例首先要具有行业的代表性,同时案例的内容也要与将要讲授的理论知识点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出案例教学的价值。例如:在讲授“旅游安全管理法规”一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中引入三个时事关键词,分别为“火锅店爆炸”、“塑化剂”和“45天速成鸡”,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授课的当月甚至是同一个星期,大部分学生都已知晓事件名称,只是多数未曾深究。引入时事关键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前提下,将相关的法理融入时事,引导学生从旅游安全管理法规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件。

第三,案例的新颖性。案例的选择应具备时效性,能最大程度的反映当下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做到与时俱进,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讲解时,就可以引入近几年发生在旅游行业的一些典型案例。例如:“丽江打人毁容事件”、“云南导游骂游客事件”和“青岛天价虾事件”等,在教学过程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实施阶段

1.案例展示、提出问题

教师将精挑细选的案例运用多媒体课件、班级QQ群、网络学习论坛等形式并结合需要探讨的任务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讲述案情,然后让学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然后再提出若干与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边听、边思,最后再讲述旅游政策法规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讲——听教学模式,这样的设问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分组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班级教学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系统的案例分析和小结,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有新意的观点;最后,教师应归纳学生的分析和观点,肯定案例讨论中学生取得的成绩和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既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3.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应根据每组学生的发言做出总结和归纳,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同时,指明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解决旅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四、在《旅游政策法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不可完全替代传统的讲授法。系统的理论讲授是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的基础。案例教学方法与理论讲授方法应相辅相成。

(二)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學课堂中,教师应该扮演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多种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

(三)教师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学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做到真实性、典型性、时效性、适应性等特点。

(四)加强学校与行业的联系,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教师可利用假期的时间深入国内各大旅行社进行顶岗实习,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能巧妙地把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如何更好的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旅游政策法规》的教学中,是该课程教师一直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美·朱迪恩·舒尔曼著.《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王世瑛著.《旅游政策与法规》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年

[3]张英华,凌培全著.《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专业性案例教学法实践性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