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下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重要性的思考

2017-07-14 17:01李嘉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重要性

李嘉

【摘要】我国高考目前实行文理分科,医学相关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数为理科生,且学生在大学期间,更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较低,沟通能力较差,对其日后工作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本文通过研究调查,对我国目前的医学院人文社科选修课开展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阐述了人文社科选修课的重要性。

【关键词】医学院校 人文社科选修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46-02

当今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了内因、心理对疾病的影响,也强调了医学的服务性、实践性及社会性,因此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变得必不可少。近些年,我国各医学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该类课程,增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为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一、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开展现状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增强医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促进疾病治疗,避免医患矛盾的一个有效路径。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完整性

医学院校大都更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轻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课程设置较少[1],对人文教育的投入较低。近些年来,随着各大医学院校對人文课程重视度的提升,该类课程的开课种类及课时数有所提高,但依然缺乏系统的安排,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开展。

2.课程内容与医学专业融合性差

在医学院中,由于其大多数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医学专业为中心,所以人文课程方面的投入就会有所欠缺。直接导致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教师工作后缺乏再培养,教师普遍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理论知识,但缺少医学专业知识,人文和医学专业知识难以融合,所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意义枯燥且缺乏临床实用性[2]。

3.学生人文知识缺乏

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长期性,人文知识对人的影响需要慢慢积累而成。医学院校由于专业课程紧张,学生又比较忽视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人文选修课上的积极性差,甚至会出现在人文课堂上补专业知识课程等,所以使得学生的人文知识欠缺。

二、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快,大学生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迷失自我,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和良好的世界观[3]。加强医学院的人文教育,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审美空间,能够自我熏陶,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人文情怀。此外,加强医学院的人文选修课的开展,还能够弥补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弥补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2.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医学生以后的工作对象也是人,在参加工作后,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该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目前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患者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具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态度,医护人员应该多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患者的利益,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效合理地处理医患关系,对患者多些理解,多些耐心,避免与患者产生冲突。若医学院校在校期间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重视度不够,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教育,难免会在日后工作中影响到医患关系。

3.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院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人文交际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重视加强对人文选修课的建设,利于发扬传统的尊师重道的精神,提升师生的道德素质修养。

加强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医学院的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够影响到其日后的职业道德,提高医生的职业水平,从而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时,该类选修课的开展还可以帮助学生懂得,作为医务人员不应仅仅是关注患者的疾病,更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关心患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对患者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更好的增强患者对医务工作的信任,促进医患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珍珠.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

[2]李雁.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及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3]于京珍,栾志学,张晶等.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设置与规范管理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84-85.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