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CBL教学法在手足口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4 19:33郭大英郑晓妮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郭大英+郑晓妮

【摘要】目的 探讨PBL+CBL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校2014级大专护理A班共60人为实验组,B班共6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比较2组的学习效果。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理论考试的优良情况、成绩构成、平均成绩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中,PBL+ CBL教学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广为推广。

【关键词】CBL PBL 传染病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50-01

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手足口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在以往的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即:理论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改善这种学习及教学现状,笔者开展了PBL+ CBL教学法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的研究,以探索其具体应用及观察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14级大专护理专业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共60人为实验组,B班共60人为对照组。

1.2方法:2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由同一位教师任教。在入校分班时已将其基础成绩分成若干个分数段,由电脑随机抽取,故排除了基础成绩的影响。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讲授法+多媒体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比较2种教学法的效果。实验组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采用PBL+ CBL教学法:教师课前一周给出案例,并提出问题,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堂提问,课后分析总结。教学效果评价:2个班级的学生在理论考试时,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教考分离,统计2个班级的得分作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对比见表1

3.討论

3.1CBL教学法即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于20世纪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当时应用于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这种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1]。

3.2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3.3PBL+C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此种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前预习,需要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因此,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PBL+CBL教学法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本研究显示在传染病护理学手足口病的护理教学中,PBL+ 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方林,刘仙菊,蔡莹,等.中医各家学说CBT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中的应用.中医教育[J],2014,33(5):31-33.

[2]杨立新.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病案[J].2012,13(5):57-59.

作者简介:

郭大英(1970年-),女,湖南益阳人,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本科,湖南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专业方向:心血管内科临床及教学。

郑晓妮(1980年-),女,湖南益阳人,主任护师,本科,湖南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专业方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