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在实践中应用探讨

2017-07-14 21:34李思权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云课堂

李思权

【摘要】在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云课堂的实践案例中,面临着课前宣传不到位,学生认识不到位,到课率低,师生交流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云课堂的重视,积极向学生宣传,加强师生交流,以期改善云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云课堂 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录课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52-02

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所以远程、开放、交流为办学理念的新型高等学校,自16年3月份开始提出建设录课室项目,并于16年10月份完成录课室建设,同时邀请专家对录课室建设为全校教师开展了两场培训,使得教师们初步掌握录课室使用要领,并且为了更好的发挥录课室的作用,还专门召开了头脑风暴会,集思广益。

一、教学案例

(一)教学前的准备

为了做好这次录课室教学,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一是通知任教的班级,能来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将授课地点转为录课室,因种种原因不能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加入梅州电大云视频教学应用平台,参与课堂直播;二是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先后进行了三次教学模拟,邀请部分同事作为学生作教学模拟,力争顺利完成教学。

(二)教学情况

此次到课的学生有16人,由于录课室实际承载人数为24人,因此还是显得比较充实的教室。由于录课室教学设备还是比较先进的,因此在此授课具有比较科技的感觉,对老师和学生感觉都很好,特别是由于是首次授课,所以笔者让现场学生利用手机登录平台,观看课堂直播,参与现场授课的学生感觉都很新奇,有成为“网红”的感觉,因此上课意愿增强很多,在两个半小时的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希望以后所有课程都采用这种授课模式。

二、关于录课室使用的几点感悟

录课室作为市电大云课堂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我校云课堂建设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支撑和硬件准备,也为我校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探索。录课室的好处固然数不胜数,但是依然存在稍许瑕疵:

一是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痛点”或者说敏锐性不足,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学认知中,因此本次到课的学生较少。

二是现场教学交流环节中,通过网络参与课程的学生与教师无法进行互动交流,这点让笔者感觉颇不如意,因为笔者在前几年的教学中已经采用了QQ群视频教学,QQ群視频教学作为一个教学方式还是较少老师去尝试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笔者只是想借此说明录课室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引进QQ群视频的优点,让现场的学生与网络课堂的学生一样,更加方便的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视频交流,而不是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这不仅是因为视频交流更加直观,而且很多问题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的,所谓“词不达意”。

三是在教学环节中,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基本没人会去预习的,因为很多电大的学生是从中专、高中直接进入电大学习,因此对于自学这一概念基本难以形成或者接受,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很不流畅,与学生的交流也是非常简单的交流,停留在学生所接触的现实层面,基本不能涉及更深一层的学术层面或者知识层面。

四是技术支撑还有待提高,在此次课堂直播中有部分学生反应无法登录平台收看直播,后来与服务提供商沟通是因为网站自身架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次教学直播效果。

三、关于录课室使用的设想

现在的教育市场已经进入自由竞争的阶段,并且在教育者与技术开发者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不断推动教育创新与实践,我们要想顺利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将学校建造成远程、开放、自由、交流的新型高等学府,需要我们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围墙教学,让自己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自由教学。

一是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如数字教科书和互动多媒体内容,并且为每一门课建立永久的教学空间,记录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记录,让我们的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翻阅,并在复习中收获新知。

二是希望集合全市电大系统的力量,挑选骨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探索全市学生一起上课的模式,一方面可以节约办学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促进我们教师团队的建设,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服务水平。

三是鉴于电大系统的学员以年轻学子居多,因此笔者希望建立起这样一套教学模式:利用H5制作课前预习课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教学以及学生课前交流;利用录课室进行现场教学和网上教学直播,进行教学交流;利用云课堂建立学习档案,方便学生复习和课后交流。

猜你喜欢
云课堂
英特尔发布“云课堂”解决方案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初中数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利用和推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