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课堂模式下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07-17 09:12钟文慧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四有

钟文慧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效”很重要。这个“效”,有三重含义.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的一大难关就是作文,学生简直到了闻“作文”色变的程度。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使作文教学成为有效课堂?“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一、尝试自学

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其主要目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样,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去学习。“四有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环节“尝试自学”就是这个意思。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信息量大,题目千变万化,难以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系统的练习。既然我们常说“生活处处是语文”,那么,干脆就把“自学”这一环节放在课外,充分延伸有限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更应如此。我们可以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设定不同的“自学”内容。下面以作文教学的审题、结构两个模块为例:

1.审题广东卷近几年考的几乎都是新材料作文,所以作文教学从高一开始就以这个作为重点进行训练。这种类型的作文要写得好,首先要审题准确,而要审准题,抓关键词句是最基础的一环。我们把近几年各地的高考真题、模拟题中的相关题型提取出来,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只针对找关键词句这一目标。指导学生养成“一事一得”的习惯,即:对身边事、社会事、国家事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只要一点就可以了,但要有概括性和针对性。

2.结构针对新材料作文的考试趋势,从高一开始,我们训练的方向就是议论文。高一时,自学目标设定为模仿。首先,让学生形成“看书划线”的习惯,把文章中能体现结构的观点划出来,先以课本为主,慢慢延伸到课外。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对阅读划线的内容进行分类。到了高二、高三,学生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够运用其中的知识,开始写作了。

二、主干讲解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作文与人的灵感、才华、个性、创造性关系非常密切。为此,高中作文训练就要讲究系统化、过程化。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沿着写作流程(审题——立意——选材——布局——修改)的每一步进行有序指导外,还要强化细化写作过程。所以,每一节作文课的目标应非常明确清晰,而且尽可能把知识点分解、细化。

以议论文作文教学为例:

第一步:审题,立意。根据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可以细化为提炼关键词,寻找相似点,挖掘不同点,求根溯源等几个专题。

第二步.选材,例证。这个内容可细化的部分就多了,如括用课本素材,将生活素材转化为作文材料,一例多用,旧材新用等。

第三步布局,结构。这又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标题、开头、结构、结尾,而每一部分都要细致講解。

三、局部训练

素材巧分类——训练敏感的体悟。

在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素材积累后,学生的写作储备已经足够丰富了,要真正用到作文中,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并根据写作训练的专题进行分类。如标题类、开头和结尾类、例证类等等。

限时限地练——培养考试的氛围。

很多学生写作时,对时间控制不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作文训练时可以限定时间、规定地点。每周保证有30分钟的限时作文训练,并且要求在教室完成。

突破升格作文——走向成熟文章。

作文讲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针对写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诊断,引领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弄清自身在写作中存在的弊病,才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效果反馈

所谓的效果反馈是针对局部训练的情况,总结梳理,相互评价,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形成基本技能,达到“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效果。

首先,善抓闪光点。我始终坚信,任何一篇作文都有其闪光的地方。比如标题新颖,开头简练,某个比喻句写得好,或者某个事例很有说服力等。对基础好的学生,自然能激励其不断前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快乐,这些都能成为学生增进写作兴趣的动力。

再者,活用幽默语言。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批评,更能达到“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

最后,灵活运用讲评方式。在作文讲评时,可以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讲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猜你喜欢
四有
浅议新时代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四有”好课
常怀仁爱之心,争做“四有”教师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四有”书记谷文昌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新时期高校 “四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年鉴工作“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