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导学合一

2017-07-18 16:08代粉淑
当代作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问题思维

代粉淑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坚持“先学后教,导学合一”,引导学生自己“先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后教”,巧妙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导学合一,构建出适应新课程的数学高品质课堂。

关键词:先学后教;导学合一;问题;思维;高品质课堂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这句话道出了高品质课堂的真谛。这里强调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学生要有经验——靠老师的学法指导;第二层,自由地获取知识——自主地学习。这两句话归根到底还是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即学生运用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实现“先学后教;导学合一”。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怎样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先学后教;导学合一”理念呢?怎样才能构建出适应新课程的数学高品质课堂呢?

一、引导学生自己“先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进行“先学后教”时,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可与学生共同完成,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在长方体公式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学,搞清给他们的几个思考题: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算,a3表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同桌讨论,很容易获得新知。在自学的同时,我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后进生只要弄懂怎样做就可以了。

二、教师“后教”,巧妙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现代教育观念下的小学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概言之,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变“教”为“导”。

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完成?在例题教学后改为水池放水题:一池水,由甲水管单独放完要20分;由乙水管单独放完要30分。二管同时放完,需要几分钟?以后又指着黑板上的示意图说:水池看作电影院,这二处出水管看作出口处,那么“水是什么?原题可以改编成怎样的题?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又编出了情节各异的应用题。于是我又指定内容让学生编。如说,这里有一堆糖果要分给甲、乙两班,如何编?学生编:一堆糖果单独分给甲班,每人分得20粒;单独分给乙班,每人分得30粒,如果同时分给两个班,每人分得几粒?这样的编题训练,由抽象到具体,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三、導学合一,打造高品质数学课堂

1.有效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教案的准备非常重要,我们常称这一过程为备课。有效备课需:备而能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

2.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 ”,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效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

3.有效互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有效互动应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真实有效的课堂互动。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时,师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等具体操作和对话交流,逐步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概念和知识。这样在师生互动中形成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4.有效练习。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如,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一节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①请用圆规在纸上不同的地方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你发现了什么?②请用圆规在纸上画出精美的图案,拿给爸爸妈妈欣赏,说说它像什么?③请你大胆试一试,不用圆规,用你找到的工具画个圆吧!这个案例就利用了小孩喜欢“显摆”的心理,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作业犹如磁石把学生深深吸引,让他们在快乐中去完成作业。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坚持“先学后教,导学合一”,构建出适应新课程的数学高品质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新峰.小学数学如何实施“先学后教”[J].湖南教育(下),2015(03).

[2]李晓惠.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先学后教”之体会[J].新课程导学,2014(06).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问题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