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狮运动研究

2017-07-19 08:48梁华伟李明磊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龙狮舞龙舞狮

梁华伟,李明磊,张 沛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1 古代龙狮的起源

1.1 龙在中国

龙是一种人文的动物(非自然界生物),形象变化万千。经过历代的演变,龙已被神化而塑造成各种理想的典型,不仅具有高度的智慧、仁厚的胸襟、勇者的气概、自由的象征、祥瑞的气势、无比的高贵,更具有无比的能力,因此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种”。“龙”更是帝王的代表,举凡皇帝所有的东西,皆与龙有关,龙体、龙袍、龙冠、龙椅等,不一而足,中华民族被称为“龙族”。中国人为它创造了形象,给它注入了生命,并赋与它崇高尊贵的地位,也让每一个中国人对龙充满了憧景,以它来求雨、除禳、祭神、祈福,更衍生了“祥龙献瑞”的民间游艺表演,即舞龙。

舞龙运动气势磅礴、雄浑豪迈,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价值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图腾的代表。而龙在自古以来就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魔的神通本领,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因此会用舞龙来祈求五谷丰收、消灾避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中国一直以来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祈福对农业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所以历来希望能够得到龙的庇佑,进而也产生了舞龙的风俗。舞龙的渊源与中国图腾的龙文化有密切关系,可谓是从龙文化中孕育而成,先有龙的相关图腾,在产生龙的习俗即祈雨防洪,衍生出有关龙的文化,进而再繁衍成龙的表演艺术活动,即舞龙。

1.2 狮子的传入

狮子是由印度西域传入中国本土的,传说狮子盛产于狮子国,故取狮子为名,梵音为Simha,音译为“狻猊”,译其第一声为“狮”。据《辞海》的解释:狮,属哺乳类食肉类,体形略似猫,长至八九尺,毛色淡黄带褐。头圆,肩部阔大,至后方渐狭小,肢强健,有钩爪,掌有肉块,行走无声,尾细长,末端具丛毛,栖山林中,攫食动物,吼声洪大,古作狮子,多产非洲及印度。狮子传入中国时间,大约是在汉代,汉顺帝时,由于古俗谓狮子可驱邪避鬼,因而被祀为神兽。又能克恶魔,因此宫庙前或栏杆、桥头等都安置有石狮。

舞狮起初也是宫廷中的庆典表演活动,专供王公贵族欣赏,至明清才逐渐流传民间。舞狮诞生传说最初的原意是驱祟逐鬼。早期所舞的狮子,头有独角,甚似独角兽,或许是狻猊的化身,而此两者都是祥瑞的神兽,也是治鬼的猛兽。但从一般人看来,总以为新年舞狮,分明是贺年、民间游戏,今日所见的舞舞狮子的玩耍,是由习俗的驱邪演变而来,因为狮子是祥瑞的神兽,也是辟邪的猛兽。还有一佐证,凡舞狮必放大量的爆竹,爆竹原是辟邪之物。舞狮大放爆竹,是助狮子的威。舞狮旨在驱祟,已得到有力的旁证,宗教对于舞龙舞狮的寄托、祈求和驱邪都息息相关。

2 现代舞龙舞狮的转变

节庆的活动是透过全家、亲属之间的活动和来自各地的朋友互动所营造出来的一种团结的象征,而藉由舞龙舞狮的表演来庆祝神明的诞生,也是来庇佑大家平安健康的意义。舞龙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想象中的龙或狮子的样子,做出各种形态动作。在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龙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助庆。舞龙舞狮亦跟随着汉族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则相当盛行舞狮。舞龙是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文化艺术。舞狮习武具有引导血气方刚青少年正当娱乐的正面作用,于是广传为早期社会最盛行的民俗技艺,迎神庙会或逢年过节,大家以狮阵互相祝福。

在神明诞生的日子,人们会开始筹备民间体育活动,祈求神明保佑平安,而到了21世纪,经由节庆庙会的活动,在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节庆活动中,庙会都会举办阵头出巡,如舞龙舞狮的表演等。现在的舞龙舞狮已经不像从前了,从过去的庆典及祭仪中代表的宗教角色慢慢开始转变提升,不但蕴含传统的气息更走向符合奥运会规模的竞赛形式,并且以竞技舞龙舞狮为主。例如,2014亚洲舞龙公开赛、全国龙狮锦标赛等,这些比赛都来自于全国民间参赛代表队,上百只以上的高水平舞龙舞狮队伍齐聚一堂,全力争夺象征狮王、龙王的荣誉宝座,并藉由技艺的切磋与交流促进各团体间的友谊。舞龙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舞龙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而不再是单纯在喜庆节日中的一种娱乐节目。

3 舞龙舞狮跃上竞技体育的舞台

现今舞龙舞狮的竞技比赛中,由人们的舞蹈表演所展现出队友们的团队合作的默契,运动竞技引导技术发展下,舞龙舞狮运动走向了高、难、美、新、快的水平层次,竞技运动与身体文化的结合表现出时下龙狮运动的力与美。舞龙是一种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等体育项目的活动。舞龙通过鼓乐的击打节奏将武术和舞蹈艺术互相结合起来,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舞龙者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在动态和静态造型中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融合于舞龙技巧当中,完成各种高难度、优美的动作,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

在竞技赛会机制的规范下,舞龙舞狮运动正式进入了国际体育赛事的殿堂,融合民族文化建设与保存、观光休闲、全民健身、体育教育等多元价值的现今时代意义,龙狮运动的发展与方向需要尊重传统,更需要勇于创新。而且舞龙舞狮也是汉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在民间活动中更是不可缺乏的民俗技艺,舞龙的文化在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后,不再只是民间所能见的传统舞龙,经过民间团体大力的支持后,也慢慢走向国际化的比赛,如亚洲龙狮公开赛,不再只是庙会中所见的舞龙舞狮,舞龙更是一个极具有舞台表演艺术的民俗技艺,更值得让新一代的新新人类了解它特有的文化背景。除我国举办各类龙狮锦标赛之外,兴办多年的世界龙狮锦标赛及亚洲龙狮锦标赛在我国的推动下,逐渐扩展至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香港、澳门等国家及地区。

4 节庆中舞龙舞狮的意义和功能

人们大举舞狮的“俗”最早是为了祈求龙狮的庇佑,汉朝以后,舞龙渐渐演变成岁时节庆的表演节目,后世转变成娱乐性的嬉戏玩艺,到最后变成竞技性的舞龙舞狮比赛活动。进入现代社会后,龙逐渐丧失崇拜而变作一种吉祥物,有一种腾飞、振奋、变化等寓意。

4.1 祈求丰收

在古代,舞龙作为一种祭祀活动,主要的功能是祈求丰收。祈雨成为舞龙活动主要社会功能。因此,每当大旱和收获的季节,人们便会用各种不同的仪式,到龙王庙内进行祈祷,以祈求龙能普降甘霖。

4.2 消灾纳福

中国民间许多地区老百姓大都相信舞龙可以消灾纳福。包括人们一切可能遭受到的灾祸,如疾病、死亡等。民间也相信藉由舞龙活动能带来幸福,这是将龙作为一种神的祭祀,祈神庇佑、祈福、保平安。

4.3 旺丁兴族

以生命意识观点而言,龙是一种尊重生命图腾的符号,因此,舞龙灯也是对原始生命力的炫耀。在民间舞龙也成为耍龙灯,“灯”和“丁”谐音,而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龙灯也就寓意着龙丁。所以,以舞龙来代表求子,祈求子孙繁衍,也是民间舞龙活动的一种功能。

4.4 节日欢庆

在中国民俗节日,有许多与龙有关,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不仅限于祈雨,在岁令时节、庙会祈安等其他活动,也有舞龙的习惯。人们在民俗节日的欢庆中,透过舞龙活动一方面可以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扬民族文化。

4.5 文化传承

舞狮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凝聚各民族人民间的感情,同时对外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狮文化”。

4.6 舞狮拜年

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镇妖除邪之功,有吉祥之光,都希望狮子能到门前舞动一番,以消除灾害,预报吉祥。于是每年春节,挨家挨户舞狮拜年,渐渐蔚成风气。

4.7 社交教育

藉由舞龙舞狮民间宗教组织活动中认识到来自各地的朋友或是战友,结合成社会组织的形态,从共同的话题和比赛经验交流与分享培养凝聚向心力,体会到民间乡土人情的温暖与深厚。

4.8 娱乐观赏

舞龙舞狮运动是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技巧等综合因素的体育项目。这对表演者来说,是一种极好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锻炼,对于观赏者也不失为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娱乐方式。舞龙舞狮表演能让观众欣赏到舞龙舞狮的意义与传承重要性。 舞龙舞狮活动可以说是从实体到意象,因为龙狮都代表体格强大、力大无穷、消灾避邪和悍卫家园的意思。舞龙舞狮也是透过身体活动来表现舞龙舞狮的动作结合力与美的姿态。

5 结 语

龙狮运动诞生2 000多年以来,一直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历代相传,鼎盛不衰,并随着汉族的迁移而传播世界各地。它从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种类。舞龙舞狮运动是一项集体健身运动,它充分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展示出一种团结力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象征。最后演变成目前竞技性的舞龙舞狮比赛,进一步跟各国世界好手互相竞争,而获得好成绩。

发展至今,舞龙舞狮更被尊崇为大型庆典的必备节目,增添热闹的气氛,也希望能够趋吉避凶,把吉祥与好运都带来。宗教节庆透过利用体育运动,增加其活动空间,藉由身体展演唤醒人类对宗教庆典的记忆,透过运动文化传播宗教信仰。而且也越来越多人投入参与这项传统表演,也举办更多大型国际的舞龙舞狮比赛。建议能推广学校教育单位成立舞龙舞狮社团或代表队,教会学生们舞龙舞狮的技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1] 薛浩.地域文化视野下舞龙舞狮文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11):996-998.

[2] 陈毕栋,刘军.开展舞龙舞狮运动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89-91.

[3] 舒雁滨.宋代舞龙舞狮在民间娱乐中的应用探讨[J].兰台世界,2013(21):124-125.

[4] 洪伦,潘桃铃,李先长.赣县胡村舞龙的流变及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1):45-48.

[5] 谢庆芝,谢金梅.从民俗文化中探寻团队协作精神——以舞龙舞狮运动为视点[J].农业考古,2010(6):45-47.

猜你喜欢
龙狮舞龙舞狮
舞狮献瑞
高校学生龙狮社团协同发展探究
舞龙
迷宫弯弯绕
国庆七十周年有寄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舞龙舞狮进校园
中国龙狮运动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