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单一投资主体时代结束

2017-07-19 10:08
中国石油企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油气石油价格

上游单一投资主体时代结束

“油价下跌为我国油气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契机,此次‘链式改革’将以较小成本撼动上游单一的投资结构,为今后以法律形式确认夯实了基础。”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认为,在我国油气上游领域石油立法所调整的关系包括:资源所有者与从业公司在矿权授予与获得上的关系,政府与从业公司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国家与从业公司在石油收益上的分配关系,石油作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从业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等。在下游领域石油立法调整的关系包括:从业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从业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等。通过法律对这一系列关系的约束,将会规范行业各领域经营秩序,从而保证行业高效运行。

石油行业尤其是石油上游领域,一直是我国国有资本密集分布的行业之一,国家一贯强调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国资要确保百分之百控股。因而,被视为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的石油上游领域,社会和民营资本难以染指。

“经过拆分合并为主要内容的油企体制改革和产业重组,我国油气产业选择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国家石油公司经营模式,这对迅速扩大油气企业规模、提高油气产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也扭曲了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副司长范必认为,油气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制最严格的领域之一,即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已在美、港等地上市,成为国际石油公司,但迄今仍没有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油气体制既有计划经济特征,也有“局部市场化”经济特征,是典型的双重体制。油气产业链是多重体制亚型复合体构成的不完全市场产业链。

随着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石油企业若想在当前油价中获利,挑战还是非常严峻的。我国油田开采成本较高,有些老区盈亏平衡点超过80美元/桶。受劣质油品困扰的中国石油企业,由于折旧折耗、人工等固定成本费用增速较快,使完全成本增速远高于产量增速,盈亏平衡点不断抬高,吨油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在供给曲线弹性越来越大,而经济租金则越来越小甚至趋向于零的条件下,油气上游改革阻力最小。

“市场经济要由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而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主体根据价格信号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无数个别行为的合力、一种自发的作用,使社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价格机制未必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比如,在自然垄断和合法垄断条件下,无法通过充分竞争形成市场价格,甚至会造成价格扭曲。”董秀成称,以油气价格为例,尽管我国已明确了原油和成品油与国际接轨的定价原则,但定价机制仍不健全。国内原油价格被动跟踪国际油价,不能准确反映国内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化,更无法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的作用。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滞后性,国内油气消费者没有充分分享国际油气价格走低带来的“红利”。国有油气企业也不能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既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石油定价,也无法对冲油价波动的风险。事实上,多年价格改革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某种产品或服务越是供不应求,价格越是居高不下,就越需要放开价格,通过市场来调节供求,通过竞争来形成合理价格,并促进生产。在30年的价格改革中,我们对钢材、煤炭、粮食、棉花、食油、猪肉等商品价格的放开,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站在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意见》出台在时间节点上的重要意义。“油气领域市场化改革滞后,导致我国油气企业自身效益下降,进而影响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有效地向油气产业传递改革压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是触动利益的改革,而任何触动利益的改革在繁荣的牛市期间都难以推进,手握足够资源的利益方往往更倾向于‘利益固化’。而到了熊市,不再有足够的‘经济租金’,更能形成改革共识,熊市压力也才能充分传递到位。”

此次顶层设计以产业链为主线,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维度出发,对油气产业上下游各主要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对建立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油气产业集中度高,企业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如果单独对某个企业、某个产业环节或某个区域进行改革,都难以实现市场对油气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目的。

“一是要放开矿权市场:二是要松绑勘查资质:三是要提高矿权持有成本。”范必认为,此次油气上游改革将从这三个领域开始。

猜你喜欢
油气石油价格
石油石化展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价格
价格
价格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