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精神的画像

2017-07-20 10:10
画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布面画像画画

邱 伟

摇滚精神的画像

邱 伟

《自画像》 郭文昊 布面油画 70cm×70cm 2007年

在这个被潮流支配的世界上,生性腼腆的郭文昊,却经常逆潮流而动。每到人生的关键时刻,他便作出意外的选择。从上大学起,他离开山西老家,来到成都。毕业后,别人忙于求职,他继续画画;别人忙于“北漂”,他留在了正待着的这座城市。对于自己的决定,他从来没有辩解过。也许画画就是他的辩解,因为这是他生活中唯一的大事。通过画画,他领悟自我,诉说心情,释放梦想,所以一旦画笔在手,他便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

看郭文昊的画,见色层粗粝,颜料铺张,破碎的笔触和分离的色彩接受着手感的点化;经过聚散离合,人物、动物和幻觉构成图像,在画面中应运而生。其中,人物肖像自成系列,占据了其作品的主要部分。这些肖像画均以照片为蓝本,角色涉及摇滚乐巨星娄·瑞德(Lou Reed)、伊基·波普(Iggy Pop)、大卫·鲍威(David Bowie)、科特·柯本(Kurt Cobain),功夫巨星李小龙,画家本人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如果说照片冻结了时光,那么郭文昊的画笔便显示出解冻的能量,它祛除了岁月的冰封,让逝去的光景起死回生,使模糊的记忆再度清晰起来。画家依靠手绘功夫来协调照片与绘画的矛盾,以致生产出新的图像和意义。这当然可作为一种美术史价值来讨论,不过,对郭文昊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其个人生活的价值,那是其逃离机械化生活的出口,是对成功哲学的叛逆和对物化暴力的控诉。

看郭文昊的作品,我们最不能忘怀的,是其笔下摇滚巨星的肖像。它们构成系列,引领人们在当下柔靡的流行音乐环境中,再次听到朋克的旋律和重金属的撞击。也许郭文昊的抽象画,便是对摇滚之强烈性的追忆,它们以不断增生的笔触和嘈杂的节奏带出了一个个骚乱的现场,因而简直可以与其摇滚名人肖像隔画相望,产生出一种审美间性,令二者相互助阵,将人卷入狂欢,直到连周边的空气也为之震颤。不过,我们仍然意识到,画家真正的关切点并不在于作为音乐的摇滚风格,而在于其背后的价值观,那就是呼唤自由、挑战权威、拒绝套路化生活的嬉皮士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引起了郭文昊对摇滚时代老照片的兴趣;他依靠这些影像去捕捉记忆、刺激麻木,为自己的特立独行添加动力。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艺术与生活之间,为理解郭文昊的绘画创作找到依据,随之,也能在图像与绘画之间,去领悟其作品背后的意义。他的作品钩沉了历史,却直对着当下;再现了图像,却表现了自我。他以充满表现主义气质的绘画语言破译摇滚的音符,为“不服从”精神塑造了画像。在这些画像面前,世俗的逻辑、被驯化的生活黯然失色。

2017年5月25日

于域上和美艺术馆

注:

展览名称:此在彼往——郭文昊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7年6月8日-7月28日

展览地点:成都域上和美艺术馆

左·《What are you doing》 郭文昊 布面丙烯 150cm×150cm 2017年

右·《无题》 郭文昊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4年

猜你喜欢
布面画像画画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威猛的画像
詹克兢布面油画
“00后”画像
画像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张方白艺术作品
我爱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