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历史课堂活动中的进与退

2017-07-21 16:50沈宋彬��
关键词:顶层设计干预诊断

沈宋彬��

摘要:历史课堂活动成败在于教师是否做好顶层设计,切实掌控活动趋势,是否在于确保学生能够拥有必要而充足的自主了解、研究历史的时间,是否自如地掌握课堂师生进退的节奏,这要求教师必须实时观察,精准诊断,恰当反应。

关键词:顶层设计;自主学习;干预;进退;诊断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3-025-1

学习行为必须真实地发生在学习者身上才会产生效果,外力的注入必须顺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究竟该如何进退,我们必须认真研究。

一、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切实保障互动方向

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进退必须确保运行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之中,能够确保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这是一项宏大的计划或者方案,以约束课堂行为,实现学生真正的学和教师有效的教。课堂活动中的诸多细节绝不是“节外生枝”,而是在这种大方向下的有效生成。也就是说,所有的细节活动均是整个教学设计预设下的推进和生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紧紧围绕历史学习而存在。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习的要求,即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据此感受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主张的思想价值,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这是大方向,教师要积极干预,保持“进”的姿态,及时去除旁逸斜出的枝丫,确保课堂活动的轨道始终不会偏离目标。

二、留足自主活动时间,切实保障学习机会

课堂活动中教师最大的“退”就是学生最大的“进”,即体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充分展开,拥有自主的学习时空,而不是一味地被教师左右。比如笔者讲授这一课时这么提出要求: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请同学们全面梳理教材中的有关信息,请构建一下思维导图,10分钟后,我们随机抽取若干学生,给大家讲述。

之后,学生开始认真阅读教材,捕捉关键信息,随时准备编制属于自己的图式。这个过程,学生必然进行梳理、归类、提炼、升华、输出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获得丰富的历史认知,为形成历史智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教师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两点要求:编制知识网络图,形成整体印象;以讲述的方式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完善对历史事实的整体把握和具体了解,给学生确定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达得到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的“进”体现在规定学习目标,并提出具體要达到的要求上,这是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是有价值的行为。而提出的学习要求则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梳理教材,在学习任务和目标上让步于教师,降低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从而推动学生以进取的姿态全力投入到研读教材的活动之中。

除此之外,探究学习中也要充分促使学生努力进取,“学生自己查找论证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升华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也有着很大地扩展深化的作用,同时更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全盘代替。”[1]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的行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始终处于进取的状态才会深度学习历史,搅动历史思维,收获历史发现和智慧。

三、及时干预自主状态,切实保障质疑问难

学生之“进”还表现在研读上,即以进取的姿态深度研读,当他们遭遇学习瓶颈、产生困惑时,教师应当及时现身,积极干预,以进取的姿态防止学生产生退缩情绪,营造柳暗花明的机缘,从而推动学生继续开拓进取。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有关明清儒家思想的知识。我们接下来进一步研究,看看从中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师进,推动学生同步跟进。)

生: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习惯和心理,但是,为什么封建专制统治体系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呢?(学生出现理解瓶颈,前进的步伐暂时停止下来,这需要教师的进来推动。)

师:是啊,为什么呢?咱们一起讨论下吧。……(教师掌握进退的节奏,并不立即给出答案,而是以退为进,唤起学生继续前进的意识,为他们营造了讨论的情境。)

生:封建帝王口至而实不至,并没有真正或者不愿意看到儒家思想成为他们的统治思想,因为这样做,他们就不能沿袭帝王地位……

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思想泛起,西方文艺复兴对遥远的东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学们是不是将封建帝制的没落与西式思想和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呢?或者把我们的视域拓展到当今,研究一下儒家文化对于当今时代的影响?(教师点拨,开启学生中外对比、以古看今的思路,教师保持了适度的进,继续留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再前进。)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进”其实与学生“进”的历程同步,也就是服务于学生的“进”,教师的“退”就是学生的“进”,本质上并不是“退”,而是一种另外形式的“进”。有了这样的思维,课堂活动才会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不段推向深入。

监视、诊断学情并且做出恰当的反应是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驾控能力。把握师生的“进”与“退”必须依赖教学细节,必须时刻细致观察,随时作出诊断和反应。但是,“教学诊断不能凭着感觉随心所欲地妄加断言,它必须根据一定的理论及原则,才能将课堂教学的真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2],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寻找课堂活动中师生“进”“退”的法则、策略和具体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立军.课堂教学中服务与被服务之角色嬗变[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12).

[2]林高明.课堂教学诊断的原则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11).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干预诊断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