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模式探析

2017-07-23 01:33付信彬章桂芝陈辉荣
海峡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孵化器精准干部

叶 行 付信彬 章桂芝 陈辉荣



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模式探析

叶 行 付信彬 章桂芝 陈辉荣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个别地方出现“由精返粗”“因精致困”等现象,究其根源,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是主要诱因。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供给侧,大学生扶贫人才缺失是造成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高校“精准”培养一批具备扶贫干部素质的大学生是解决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该文结合安溪茶学院工作实际,探讨一种适合高校运作的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运行模式。

精准扶贫 大学生 孵化器 扶贫干部

1 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的内涵及特征

1.1 内涵

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是指通过在高等教育阶段扶贫教育工作培养及引导,毕业后加入扶贫干部队伍的高校学生。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是一种组织,旨在从高等教育阶段遴选一批大学生人才,聚集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将其培育成符合我国扶贫要求的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

1.2 必要性

扶贫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人才供给侧培养缺失问题。目前通过各地组织的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机关干部已成为扶贫队伍主要组成部分,具备高学历、招录向应届毕业生倾斜两大特点,但在扶贫下乡过程中,新晋干部多出现“水土不服”问题,归因有三:一是思想上未定位。对派驻基层意义及自身在扶贫工作中所处位置重要性模糊不明;二是态度上未到位。部分干部的“机关病”仍未治愈,需要下基层了解,需要深入群众调研时,脱离群众,遇难就退,缺乏吃苦奉献精神。三是技术上未上位。贫困地区群众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仅靠培训、讲课难以将技术帮扶真正落实到户,这要求干部自身需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点对点拉动技术扶贫。针对上述问题,各地机关单位采取了以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解决办法,然而效果也不尽人意,问题在于,一是内容上“不接地气”。目前多地开设培训班内容多而杂,未根据实际情况精准识别一线扶贫干部培训需求,犯了“手榴弹炸跳蚤”的毛病。二是方式上“一仍旧惯”。培训多采用面授、远程视频。做到了全面覆盖,却不注重培训效果考核及实践,导致培训变为“走过场”。除上述客观原因,新晋干部自身职业适应性等问题也是导致基层扶贫工作开展困难之因素。

1.3 必然性

高校是人才培训的大后方,其参与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必然性。一是时间导向必然性。以扶贫干部成长历程为轴,以干部入职后为节点,从培养方式及干部实际需求入手,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改革。或是横向扩展,拉长维度,将建设方向转向入职前,解决供给侧培养缺失及岗位适应性问题。而高等教育位于入职前的特殊位置,是担任横向维度建设扶贫干部队伍的不二之选。二是优势导向的必然性。首先是科技优势,高校是科技成果的聚集地,具备无法替代的科学研究深度及广度。发动科技人才参与,转化科技成果优势于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再通过培养的大学生扶贫干部进行技术转移,是高校“技术找到路子”的必然。三是教育及人才优势。人才教育培养是高校重要职能,思想政治、专业技术及职业教育方面已汇聚相当的人力物力资源。优秀人才的引进、教育基础平台的建设、“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均可为扶贫干部培养所用。

1.4 特征

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是在原有企业孵化器基础上有所继承,但其组织目标及工作机制又有本质区别,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殊阶段特点,符合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又与高校相关优势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应具有如下特征。

1.4.1 协同合作

高校与地方协同合作是高校参与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包括:一是刚性机制下的分工而不分家。高校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布置及分配,地方积极配合、执行并反馈,动态调整工作方案是校地分工的基本思路。其中内生动力不足、外部驱力不强等机制障碍问题,需建立完整的跟踪及反馈机制,定点定人落实任务及执行结果,建立地方与高校之间畅通的问题反馈及办事通道,以刚性制度化工作机制拉近地方与高校合作距离。二是成熟的长期合作框架。校地联合下的扶贫干部培养是高校扶贫干部孵化器发展的永恒主题,完善而持久的合作框架是扶贫干部培养的重要保证。高校与地方应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人才队伍组建方面达成理解、信任、合作共识,以框架式模式实现长期成熟稳定化合作。三是人才培养平台化。“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识别、帮扶精准化,凭借单方力量开展扶贫工作,识别原因必然是片面的,帮扶手段必然是有限的。为此,必须建立多方合作交流培养平台,不断拓宽培养要素、领域以及互利共赢的合作培养机制。

1.4.2 精准化

“精准扶贫”决定孵化器具备精准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孵化对象定位精准化。根据扶贫工作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进行培养孵化,是精准化的重要体现。二是孵化模式精准化。各区域区情不尽相同,以精准化思路开展孵化器工作,其模式必然不尽相同,以人情、物情为导向,发展出适合于自身的孵化模式是各地孵化器模式应有之趋势。三是人才输送精准化。致贫致困原因在镇村户级别已经精准识别到位,人才也需依据帮扶办法及干部自身专长进行精准输送,以制度化选派机制定位干部基层落点,精准到村、到户是人才输送的基本要求。

1.4.3 互联网化

“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后,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促进其升级换代,已成为未来之趋势。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也将呈现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沟通交流互联网化。各地扶贫干部孵化器,因地制宜开展出具有各自特点的孵化器工作模式,发展出自身优势,将自身成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共享,促进跨区域交流及优势互补。二是服务互联网化。孵化器提供培训、教育及就业等服务互联网化,例如网上远程授课、考试及作业批改,或是跨区域就业推荐等,使信息共享更加及时、有效。三是资源整合互联网化。资源分散、不能集中力量推进扶贫工作是扶贫工作重大问题之一,互联网化将有效促进资源整合,搭建信息化平台以达到区域资源整合互补,也可有效促进跨区域资源互补。

2 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运行机制

2.1 主要内容

要素是研究机制运行的重要对象,事物机制运行过程也是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谈机制,首先要谈要素。高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根据其自身特征及内涵,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孵化主体,指聚集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将大学生培育成符合我国扶贫要求的扶贫干部的职能部门。其具备以下特征:(1)孵化主体成分多样化,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第六条明确,“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扶贫开发。这表明未来将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2)扶贫一线工作者是孵化主体的重要来源。扶贫与孵化器工作对象都是人,了解特定人群的行为及思想动机特点,掌握与特定人群沟通技巧,以人为本开展工作的方式是扶贫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孵化器教育的重要内容。导师无疑是扶贫工作一线工作者,除了在校内通过课堂补充理论知识之外,通过人对人的因人施教,是孵化器育人工作的外在补充,而扶贫工作一线工作者无疑符合这一要求。此外,来源又不限于扶贫工作一线工作者。例如,帮扶工作有时涉及农业专业技术,而此类知识掌握在一些技术工程师手里,因此他们也是孵化主体的必要来源。再者,高等教育主体是孵化器主体的必要补充,例如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等,此类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育人要求,更能提高扶贫干部队伍素质。扶贫工作要求的不是专才,而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孵化主体应是一个与精准相对的“粗放”式概念,凡是可用于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的个人、组织或部门,都应纳入孵化器主体之内。

第二是孵化客体,是指经遴选、培养,毕业后或将加入扶贫干部队伍的一批优秀大学生,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先进性,指在学习、工作及思想各方面相较于一般同学,能更快地掌握方法并向主流价值观靠拢。这类学生学习能力强,能快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运用方法,乐于帮助后进同学;懂方法求创新,有自己一套工作方法及思路,能更有逻辑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更效率出色地完成任务,并能吸取前人经验,在自己工作阶段做出特色及创新;掌握同学专长与兴趣,懂的用人开展工作;思想相对成熟,上能尊敬师长,下能团结同学,对自身定位相对明确,角色代入感强。二是主动性,指具有主人翁意识,态度从“你要”向“我要”转变。此类学生群体,兴趣广泛,不拘泥于主业学习,热衷于涉猎各领域知识,自主寻找学习途径及方法。主动与人交流,工作学习除了寻求理论知识支持,还积极与前人沟通交流经验。积极向主流价值观靠拢,学习思想理论,寻找与主流群体的共同语言。根据上述跨群体映射结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目前具备扶贫干部特征的群体多数集中于学生干部、勤工俭学岗位学生、贫困生之中。于是这三类群体学生是选拔进入孵化器的重点考虑群体。

第三是孵化载体,是指针对孵化客体的培养方法方式。首先孵化客体具备区域化特色,孵化器应采取就近原则,根据本区域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区域优势提高调研准确度及地方合作紧密度,有利于培养方案制定合理化,有利于大学生干部“沉下去”,有利于大学生干部毕业后与地方对接精准化。其次是个性化培养方式,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将高校课堂与扶贫大环境相结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能在个性化培养方式中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职业适应障碍,培养职业认同感。同时,多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跨区域交流及资源整合,使培养方法方式在具备以上两个特征上,吸取多地经验,取其所长,补己所短。

第四是孵化环境,指大学生扶贫干部所处环境的总和,分为宏观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一是经济方面,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创新带动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成为经济成长主驱动,经济增长点从房地产、出口转向基建、服务业等转移,经济大环境为扶贫工作指明方向,扶贫方式无论精准还是创新,在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方面,也要符合市场规律。二是政治环境方面,有的放矢的“简政放权”,是当下政府机构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工作思路,这为企业家或者扶贫干部在帮扶阶段的工作铺平了路子。同时国家将在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扶贫政策,支持扶贫工作顺利进行。三是社会方面,社会力量加入扶贫工作促使扶贫济困传统美德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改变贫困面貌的信息与决心得到提升,好减贫的中国声音与理念将会得到传播,扶贫脱贫的先进典型社会认同感提升。微观环境,金融方面,各地金融扶贫配套政策出台,将财政扶贫资金通过杠杆方式撬动更大规模资金进入扶贫工作。针对不同帮扶手段资金需求,各地与银行合作,推出小微型金融产品,以政府贴息担保的方式发到群众手中。未来扶贫队伍将慢慢壮大,并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2.2 机制结构

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全员参与、监督、培育、激励及保障机制。

2.2.1 上层引导是根基,各级合力是关键

全员参与是孵化器工作开展的发动机。首先,院校各级部门应组建扶贫工作小组,将各部门主要教职工骨干及学生干部纳入小组成员,以主力聚为合力,带动孵化器工作开展。其次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党组织、科研等形式作为扶贫孵化器宣传及动员工作的出发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做好人员队伍功能、责任细分及落实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咨询、就业创业教育等为主要框架,以地方自然人文状况、人才队伍特点、致贫原因等实际条件为出发点,对队伍进行功能性划分,以此为方向指导人员进行孵化器培育工作的开展。

2.2.2 覆盖孵化层面的有效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孵化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一是监督权与执行权分离,是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上级扶贫工作小组行使监督权,监督下级孵化器工作成效,下级行使执行权,完成上级指派任务及本级自主决策计划工作任务,达到两权分离之局面。二是根据工作阶段性特点,科学制定监督节点。以检查、考核等作为主要监督方式,“以查促改、以考促干”为监督主要目的工作思路,有效促进扶贫干部孵化器工作开展。三是各级扶贫工作小组积极开展自查、主动公开工作信息,是监督机制的补充。“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各级扶贫工作组通过定时定点开展内审自查,认清自身缺陷及缺点,及时加以改正。

2.2.3 供给侧创新式的培育模式,营造扶贫孵化教育生态

受市场取向价值观影响,当今教育长期面临学生发展及社会需求,教育方式及学生个性两个层次的供给及需求的失衡,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培育工作若不注重扶贫教育生态的建设,依然会走旧常态教育的老路。因此孵化器培育工作是以供给侧教育模式的创新为手段,以营造扶贫孵化教育生态目标,通过扶贫工作要求为指导的多学科多模式培育,走出功利性困境,做到自然性、社会性及实践性统一。自然性讲求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发展,社会性是需求端对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实践性指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这三大起点出发解决功利性结构失衡。

2.2.4 扶贫教育理念为核心,主客体需求为主导的全面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保证扶贫干部孵化器工作能长久稳定开展的必要手段。科学化的激励机制设计及落实,是孵化器工作动力的重要来源。激励机制本文做如下探讨:一是“精准识别”孵化主客体多层面需求是重要前提。孵化主客体成分多样化决定需求多样化,各校院级部门应根据不同主客体自身特点,区分群体需求特征。二是丰富而灵活的激励方式。丰富性及灵活性是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激励方式的重要特征。丰富性是指与多样化需求“对症”衔接工作要做好,依据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激励方法。而灵活性是指根据主体特征,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激励方式。这取决于组织对孵化主体因其成分差异而对其期望有所不同,例如学生激励的目的在于教育,因此应主要采用非物质性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之办法,利于学生心智发展。三是科学的激励评价机制。科学的激励评价是指以科学评价工作完成质量为目标,以正负激励方式为手段的激励评价机制。质量与激励评价的挂钩,评价不合格者施之以适当的负激励,合格者或优秀者施之以程度不同的正激励,能有效规范主客体在孵化器中的行为。科学的评价机制也为组织公平实施正负激励手段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第四,扶贫教育理念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扶贫干部孵化工作最终目的在于扶贫干部的育成,也是属于教育的范畴。激励机制应为教育而服务,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避免成为功利性工具。而孵化主体也应自我规范,以正确价值观看待激励机制,将自我发展与扶贫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扶贫干部孵化教育工作共同发展。

2.2.5 自上而下的多维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扶贫干部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运行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快扶贫立法进程。各地扶贫相关地方法规已经出台,而国家层级法律法规却出现空白,这易导致扶贫工作缺失稳定性、重要性及连续性。二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扶贫端的倾斜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地加入扶贫导向性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干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等方面向扶贫工作靠拢,对学生扶贫“志趣”的培养及思想层面的人才输送通道的畅通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调整规划相关资源,建立配套制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扶贫端的工作力度。三是独立的多元化监督主体。目前高校扶贫工作质量监督主体多为高校本身,常会因责任主体不明确导致监督失职的现象发生,而拓宽高校扶贫工作监督主体成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各地应与有关高校联手,共同建立一支独立于各部门的专业化扶贫工作质量评价监督组织,直接向当地最高扶贫工作责任部门负责。四是建立扶贫干部孵化器工作云平台。扶贫工作跨区域互相交流学习,人才流动及转移是未来扶贫工作的大趋势,因此建立扶贫干部孵化器网络平台是扩大区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应积极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好方法及成果通过云平台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信息共享。同时也将自己的孵化器乃至扶贫工作建成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吸收各方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1] 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4(6): 78-81.

[2] 汪三贵, 郭子豪.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305(5): 147- 150.

[3] 马凤岭, 陈颉. 基于扎根理论的孵化器商业模式演进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5): 130-136.

[4] 梁云志, 司春林. 孵化器的商业模式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1): 43-51.

[5] 胡新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4.

[6] 邢繁辉, 李晓蕙. 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与响应机制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9): 190-193.

[7] 王国勇. 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 农村经济, 2015(9): 46-50.

[8] 吴晓燕, 赵普兵.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商:内容与机制——基于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J]. 农村经济, 2015(6): 102-110.

[9] 李扬, 张晓晶.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 经济研究, 2015(5): 4-19.

[10] 刘海滨, 杨颖秀, 陈雷. 基于AHP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 227-232.

猜你喜欢
孵化器精准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精准扶贫二首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
孵化器的春天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