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守儿童绽放自信之花

2017-07-26 00:00黄翠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现自信留守儿童

黄翠艳

江苏省海门开发区幼儿园

【摘 要】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缺乏爱而变得不自信,老师用观察、记录等方法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自信满满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新事物。同时,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带去快乐和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关键词】 留守儿童;发现;自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进城奋斗,随之留下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边,让剛刚萌生思想的幼儿缺失了本该拥有的父爱、母爱,同时教育问题也成为了这群孩子毋容置疑的大问题。作为教师,留守儿童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我坚信通过行动播种自信,就一定能静听花开的声音。

行动一:通过观察发现优点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需要家长配合工作时,留守儿童的家长或默不作声,或推三阻四;亲子活动时,留守儿童的家长更是无所适从,面露难色。长此以往,这群孩子有的不敢举手发言,有的轻言轻语,有的扭扭捏捏,很多留守儿童表现得胆怯自卑。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长处。而胆怯自卑,很多都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于是,我用“放大镜”努力发掘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

1.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我总是蹲下身来,放低姿态,跟随孩子,不断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关注细节,读懂孩子,挖掘孩子的优点。但观察时的站位、方式等都很有讲究,观察要不留痕迹,不要让观察成为孩子的负担,更不能让观察变成孩子的作秀。所以在观察过程中,当孩子发现自己被观察并变得不自在时,教师可以转移目光,可以用听来代替看,可以用镜头代替眼睛等等。总之,我们要观察到孩子最本真的一面。

2.即时记录。孩子们的闪光点有时会一转而逝,所以我笔不离身,纸不离袋,看到什么就用简练的话语记录下来,写好白描式的观察记录。有时为了记录得更全面,更具体,我还会录下一段段小视频或拍几张照片,等到空闲时再仔细观察、深入挖掘。有时第一眼看过可能没有任何发现,当回过头来再次细细品味时,却能发现很多的精彩。这些都是我认识孩子的第一手资料。

3.分析总结。孩子的某些优点有时就藏匿在孩子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中,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在观察和记录后,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评价、总结。针对一个孩子的多个表现,分析孩子的行为,总结孩子的优点,并写下了一篇篇观察心得或观察反思。这样你才会真正了解他们:有的孩子顽皮但自理能力强,有的孩子内向但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不善表达但有谦让之态……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颗别具一格的闪亮之星。

行动二:创设机会唤醒自我

新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与成全师幼的生命,彼此共同成长。一次的美术活动《妈妈的新发型》中,很多幼儿都很好地完成了作品,他们撕纸和拼贴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可诺诺坐在那里说:“老师,我不会。”我知道,因为诺诺的妈妈长期不在身边,对妈妈的印象很模糊,所以对这次手工缺乏自信。于是,我蹲下身子告诉她:“诺诺,我们看着妈妈的照片一起来完成吧!”我一边给她看微信上妈妈的照片,一边和她一起做起来。慢慢地,我让诺诺自己撕纸条,一开始,她撕的纸条粗粗的,在我的指导和鼓励下,她竟然也撕出了粗细合适的纸条。我抓住契机,大大赞扬了一番:“诺诺,就是这样,你做的很棒!待会儿我帮你把设计好的发型发给妈妈看看!”诺诺欣然接受了任务,一丝不苟地拼贴了起来……作品完成了,我让诺诺和妈妈视频对话,她自豪地向妈妈展示自己设计的新发型,感动了妈妈,鼓励了孩子。作品展示环节,她还自信地拿着作品登台走秀呢!灿烂的笑容在诺诺的脸上绽放,乐观自信的种子已在诺诺心里发芽。在日常活动中,我精心创设各种机会,鼓励留守儿童自信地登台、自信地展示,唤醒他们的生命活力,激发他们的自信火花。

孩子最初的自信还来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我特意召开留守儿童的家长会议,首先让这些家长们意识到自信的重要性,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参与的必要性;同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留守家长的职业和特长;根据家长的特长选择家长助教内容,如元宵节,让一凡的爷爷来园做手工灯笼;端午节时,邀请彤彤的奶奶来园包粽子;还有邀请一些家长吟唱沙地(本土方言)童谣、通东号子等。留守儿童的家长带领孩子们共同制作、分享小吃……在一次次的助教中,家长们都自信地展现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孩子们也为此感到自豪,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告诉同伴,这是我的爷爷、奶奶等等。因为家长的自信带动了孩子的情感,他们享受着家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行动三:静心守望花开时节

建立自信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信不可能一蹴而就,胆怯内向的孩子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变得活泼勇敢。在养成过程中,会有反复,会有意外。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叫“守望”。老师能做的就是提供机会,让孩子锻炼勇气,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多给孩子登台表演的机会,多给孩子一点支持和鼓励,你会发现他们会更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老师要无限相信留守儿童的潜力,静静等待一朵朵或许不够娇艳的花苞悄悄绽放,吐露属于他们独有的芬芳。

通过一年多的浇灌、滋润和等待,这群孩子中大多数都已经悄然绽放,在期末庆典、汇报演出等活动中,他们落落大方地登台讲述自信的故事、演唱动听的歌曲、展示优美的舞姿……有些孩子甚至走出班级,走出幼儿园,信心满满地参与各种活动。在全国书信大赛中、在市亲子绘本表演中、在市绘画比赛中都有这群孩子忙碌而自信的身影,每一次,他们都是笑对挑战,都是胜券在握。

乐观的人是美丽的,自信的人生是璀璨的。愿用我们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让留守儿童也绽放出自信之花!

【参考文献】

[1]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谢晓怡.直面农村留守儿童现状[J] .农家参谋,2011,(2)

[3]郑福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长春:东北示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发现自信留守儿童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