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017-07-27 17:18杨文轩
体育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大学体育

杨文轩

摘 要:中国大学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青少年体质、校园足球、健康中国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议题;高校体育的学段特性、丰厚的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各级规章制度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体育教师应更为自信。当前,大学体育主要任务包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体育在育人中特殊功能的作用、使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掌握终身受益的健身技能。为开创大学体育新局面,重点大学的体育工作要起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科学研究,深刻理解体育的特殊功能、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各学校有机衔接。

关 键 词:学校体育;立德树人;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4-0001-04

Situation and tasks faced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YANG Wen-xuan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Guangzhou 511363,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now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excellent situation: teenager fitness, campus football and health in China become important topic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upported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stage characteristics, ample disciplinary resources and teacher forces as well as the assurance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at all level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be more confident at actual work. Currentl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s main tasks include the followings: comprehensively execute such a fundamental task as moral establishment and student cultivati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physical educations special functions in student educ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to form healthy living habits and master lifelong beneficial fitness skills.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key universities should let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 work play a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role,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foundly understand physical educations special functions, focus on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perfect the organic linking of various school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oral establishment and student cultivation;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中國大学体育如何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体育特质,是中国高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大学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中,如何植入体育因素,展示其魅力,是中国大学体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其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都在加大。中国大学体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形势。

1 中国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的作用。从“臭老九”“科教兴国”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反映了各方面认识高度一致。中国大学也有“百亿俱乐部”了[1],知识分子的地位是解放以来最高的阶段。

中国大学体育已迎来大好的发展形势,青少年体质问题、足球进学校、健康中国,莫不以学校为重点。学校成为加强体育工作,增强民族健康素质的聚焦点。2007年以来,是中央关于体育发展政策文件颁布最密集阶段。体育设施建设更是再上新台阶。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2]在2017年5月4日校庆演讲,表达了3个观点:校园也是教育;学者就是大学;学术成就未来。校园是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运动和健康设施是学生成长的物质基础。

中国大学体育更加自信。教育部要求大学书记、校长要上第一课,一般都是思政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清华大学2016年开学第一课是施一公副校长[3]上体育课,这是清华大学的自信,体育的自信!接着又宣布学生不会游泳(200 m)不能毕业。据我了解,北大等学校早也有类似规定。这是为中国大学长志气的举措,思想品德、文化成绩、体育标准一样不达标就不能毕业!大学体育处于最高认同度的阶段。

中国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已经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因为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极大提升了大学体育部的师资结构和理论素养水平,因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已集聚训练水平较高的教练队伍。现在大学体育师资是结构最优、水平最高阶段。只要形成团队,凝集特色,可以大有作为。

2 中国大学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2.1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中国大学体育,必须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必须根据时代特征、青年的特点,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色更加鲜明,对实施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提出更高要求。从历史看,从全球上看,大学都是社会道德和良知的最后堡垒和发展的推进器。

2.2 全面提升体育在育人中的特殊功能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把培养目标描述为:“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课程改革的指导地位。着重指出:“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这就赋予大学体育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体育独特育人优势的任务。

2.3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掌握终身受益的健身技能

大、中、小学都强调参加体育锻炼到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这里包含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锻炼内容的确定、锻炼习惯的养成等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名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指出:“每位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5]高校教育结束之前,运动项目技术掌握了否?这也是大学体育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作为保障条件最好、师资水平最高、可控程度最大的学段,如何为学生掌握技能,特别是受到教学条件限制、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的中学中来的学生,成为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大学体育任务还可列出很多,如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体教结合,曾经有过风光,如陈希书记主政清华大学时,为中国大学体育做出的贡献。高水平运动队就有跳水队等,就有“黑天鹅也是天鹅”的妙语[6]!又如体质测试成为一项国家任务等等。

3 奋发有为,开创大学体育工作新局面

目前大学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有相对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有较好的财力支撑,有较全面政策保障。大学体育工作者奋发有为,将开创高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3.1 重点大学的体育工作要起示范引领作用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争创“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相匹配的大学体育应该是怎么样的?现在很多大学都是很有特色的,如何把物化成果理论化,加以总结、提升、宣传,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体育人实践成果丰硕,学术理论欠缺。以清华大学为例,从马约翰对中国现代体育的影响,到陈希对现代体育的理解,现在对体育的自信,施一公的开学第一课,不会游200 m不能毕业等,何等丰富的实践!很多重点大学都有类似坚持多年的特色。要让每个老师、学生进了校园,就染上本校体育的底色。简单一点,让男学生健壮、女学生健美、教师们健康。一年级身体形体姿态有明显变化,二年级掌握一门运动技能,同时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特别对那些经过难熬的高三学生,更加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这可以作为面对广大学生身体教育的一种基本范式。

3.2 加强科学研究,深刻理解体育的特殊功能

中央要求,要发挥体育在立德树人的特殊功能。这就有个体育的特殊功能研究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缺乏科学和体育基因。中国教育有自然科学教育,是从《奏定学堂章程》开始的,中国自然科学传播是从严复《天演论》开始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多是技术发明,并没有从学理上给予阐明。胡小明教授[7]指出“中國古代无体育,近代不科学,现代缺理论”,是指没有完整实践与理论体系。就是最成熟的武术,也是门派林立、各有精彩、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还不如八段锦说得清楚。瑜伽为什么会热?跆拳道为什么会热?空手道传承发展为什么成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大学还有一个功能是文化传承。中国体育能推出来传承只有武术,在专业目录规范修订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如何修订,有过较大争论。前几天,“格斗狂人”连胜“太极宗师”成为体育界、社会上热点,对中国武术提出质疑。传承靠社会,太乱;靠中小学,太弱;靠大学,最有实力最可靠。

体育有强身健体功能,改善国民体质,首先必须遵循规律。非常高兴看到大学、高中体育这次课程改革都再次强调了课程的运动量,并提出平均心率问题,这是体育界在拨乱反正!我认为汗、笑是体育课主要评价指标。实际上,体育健身强体的研究,仍停留在较为表层的形态技能层面上,并没有从机理上揭示其规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上重大的与健康有关的热潮,如红茶菌、鸡血针、甩手运动、气功热……甚至很多荒谬的理论和形式,无一是体育界站出来澄清的,更谈不上拨乱反正!

体育对于个人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形成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一个经过艰苦的,超越平时的、常人的负荷训练,接近负荷临界的训练,才可能体验到其艰苦性、艰巨性,没有魔鬼式训练,不可能形成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大学体育的新生体能训练,要让他们刻骨铭心,而不是军训让他们刻骨铭心。因军训时间短,大学体育周期长。刘亚洲[8]多次谈到中国人的性格、社会问题,也谈美国人精神。他认为美国可怕的不是航空母舰,不是巡航导弹,是美国人的精神;是911事件面对死亡、逃亡的楼梯能让出一边让消防员上楼,让年老体弱的人及宠物下楼的从容和淡定;是华盛顿大街白天黑夜不停跑歩的人们。刘亚洲还指出,秦始皇把中华文化的脐带剪断了,汉武帝把中国男人阉了!从此磊落豪雄不再!这就是“狼图腾”成为中国畅销书第一名的社会诉求!十几年前,许多有识之士多次呼吁要有点野性教育、狼性教育,一直受到攻击!一个没有血性,没有担当的民族,绝对不可能成为一流国家,更可能是汉奸和带路党充斥的国家。目前能改善,甚至重构民族性格最好方式是体育。特种兵等魔鬼训练,也可以,但它影响范围小,只有学校体育是最广泛、最可靠、最有保证的途径。

3.3 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各学校有机衔接

我国课程标准改革,有些情况比较特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改革是教育部课程中心负责,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二司负责。其它司局基本没有参与,大学甚至不知道也不关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几年了,培养中学师资的体育系基本不了解。起码前10年基本不了解,脱节很严重,造成多部政策出台,实施困难重重。如下几个方面是大学体育应该研究、领会的:

1)体育学习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新课标吸取建构主义思想,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知识靠自己去构建,经验靠自己去积累,体验靠自己去感悟。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咨询者。在大学体育中,无疑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统筹各学段,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避免有的学科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体育在各学段的育人规律如何?包括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最起码的两项运动技能掌握否?作为最后一个学段能做出什么贡献。

3)核心素养与教育方针。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标准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推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此为理论支撑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这个由林崇德教授[9]主持、联合国内近百位专家、历时近3年研究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框架为3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6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18个基本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維、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这成果是世界近20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真的做到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了吗?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或者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讲的是3个或4个方面,体是其中之一,而在核心素养中,体是基本点,说1/18过了,1/9则达不到,连6大核心素养都排不上。

大学体育在学校层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警惕弱化地位、泛化内容、虚化功能的出现;在课程层面,按核心素养去建构,这方面大学体育应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准确把握。

大学体育无论教学、科研、训练,都必须服务于本校师生,立足于本校师生。已经有这么多年的实践、理论积累,甚至数据积累,如体质测试数据,都是十分宝贵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只要把握好理论范式,聚焦某一领域,坚持不懈,一定能获得丰硕成果,取得较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高校“富豪榜”出炉,清北浙上交进“百亿俱乐部”[EB/OL]. [2017-05-15]. http://edu.china.com.cn/

2015-08-23/conteny_36389650.htm.

[2] 林建华. 北大校长林建华校庆演讲:矛盾是进步的阵痛[EB/OL]. [2017-05-18]. http://news.163.com/17/0504/

19/CJK6BEUO000187VI.html.

[3] 施一公. 清华大学2016级本科生迎来第一堂体育课[EB/OL]. [2017-05-18]. http://news.tsinghua.edu.cn/

publish/thunews/9945/2016/20160905102725163423305/

20160905102725163423305_.html.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017-05-10]. http://www.moe.

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5]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名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 [2017-05-10].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210/143745.html.

[6] 举国体制下的清华跳水队困局[EB/OL]. [2017-05-10]. http://3g.renren.com/page/blog.do?id=

904654679&owner=600806598&sfs=2&fp=0.

[7] 胡小明,周爱光,任海,等. 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未来——中西体育理念比较座谈会发言纪实[J]. 体育学刊,2004,10(6):1-6.

[8] 刘亚洲. 精神[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9] 林崇德.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报告[EB/OL]. [2017-05-10]. http://www.sohu.com/a/121060935_500193.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大学体育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榜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