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与学的过程

2017-07-29 02:30万久容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方块学具长方形

万久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70-01

1.创设情境,培养参与意识

当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数学难理解"的畏难情绪,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或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把学生放到"问题"的情境中。试想,如果没有急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又怎会产生参与的意识呢?因此,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教师一上课就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语的游戏"。同学们听了很高兴,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听老师叙述:"老师这里面有一个盒子和一些方块,不论同学们在盒子里放进几块方块,只要拿出其中的几块方块,并告诉我这几块方块占原来盒子里方块的几分之几,我就能很快地猜出你们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方块。不信,试试看。"结果,老师一一准确地猜了出来,这时大家惊奇了,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老师引入新课并告诉大家:"等学完了这节课,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准确地猜出盒子里有多少块方块。"这种以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力。

2.突出过程,引导参与活动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这要求教师必须突出过程的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知识的呈现上,建构有效结构的一个条件是呈现具有顺序的知识,而不仅是事实性的知识。事实性的知识只能让学生知道结果,而顺序性的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结果,而且使学生了解得出结果与结论的过程和先决条件,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积?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摆面积单位学具的方法求出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然后再问:"如果求出長方形球场或更大的长方形的面积,用这处方法行吗?"(不能)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处拼法?拼好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这些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2)这些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随着操作,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很快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沿着它的长就可以摆几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正方形。再通过直观演示和共同讨论,又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刚好等于长与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使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这一公式的含义,更明白了这一公式的由来。

3.强化手段,丰富参与形式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去感知事物,去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如下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具体鲜明的形象与表象。

3.1 每人将事先发的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叠出 ,用涂阴影把它表示出来。教师把学生折叠的结果分别展示出来,让他们说出阴影部分分别表示自己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阴影部分的形状不同,大小相等吗?为什么?"(单位"1"相等,其 也相等。)

3.2 每个拿出自备的线绳,折出它的 来,并上台向同学展示。老师又提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线绳的 ,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各人自备的线绳有长有短,单位"1"不相等,其 也不相等。)

这样,学生凭借正方形纸、线绳,通过自己的折叠、观察、,比较,明确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作用的条件。"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设备,如挂图、教具、电视录像等;另一方面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制作一些必要的教具、学具。有些学具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学生制作学具的过程,实际也是参与教学的过程。

4.遵循规律,留足参与时间

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但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足,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因此思维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问题,但只是追求一问一答的表演式教学过程,达不到引发悟性。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依然讲得太多,他们虽然也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但是没有给学生的参与留足时间。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多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尽可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形成的特点是始于模仿,多次反馈,逐渐形成,它是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到繁,从生到熟的逐渐发展过程,训练序列采取仿--引--会--创。学习方法训练原则:凡是学生自己会学,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学习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从参与到认同,逐步养成构建新的认识结构的良好认知习惯。

猜你喜欢
方块学具长方形
有多少个方块
我爱长方形
不一样的方块桥
谜题方块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