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并立的结构类型及语义生成机制

2017-08-02 11:21孙文统
关键词:限定词句法结构单音节

孙文统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200)



量词并立的结构类型及语义生成机制

孙文统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200)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类由量词并立而形成的名词性结构。这种结构原本用于同一事物在同一内容方面的计量,后来由于其在形式和语义方面逐渐固化,最终实现了自身词汇化之嬗变。根据该结构中并立量词之间结构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将其分为并列短语型、量词套嵌型和NP套嵌型三种。在形式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深入研究了量词并立的结构类型,并为其句法推导模式及语义生成机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解释。

量词并立;结构模式;形式句法;语义解释;生成机制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类较为特殊的名词性结构,它们一般是双音节的,由两个单音节的量词并立而成,请看以下示例:

(1)锱铢 斗升 忽微 毫厘 丝毫

(2)分文 颗粒 章节 等级 门派

(3)片段 根本 条件 场合 处所

上述三组示例中均包含若干个双音名词词组,它们均由单音节的量词并立组合而成,在形式上表现为量词并立结构,并拥有自身合法的名词性地位和独立指称功能。比如例(1)中名词短语“锱铢”由古代表示重量单位的量词“锱”和“铢”并立而成,表示“极其微小的数量”;例(2)中名词短语“分文”由表示古代表示货币单位的量词“分”和“文”并立构成,“分文”表示“很少的钱”;而例(3)中的名词短语“片段”由表示形状的量词“片”和“段”并立而成,现代汉语“片段”指“整体中的一部分”。

量词并立结构产生的时间较为久远,早在南北朝时期之前即有用例,如:

(4)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5)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史记·韩信传》)

上例中“斗筲”和“尺寸”都是由单音节量词并立而形成的双音结构,前者指“人气量狭小”,后者指“距离短或数量少”。这些量词并立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结构和语义表达逐渐固化,最终实现了其自身的词汇化过程。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量词并列结构,它们在拥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句法结构和语义指称功能。

关于汉语量词并立结构,学界以往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缺乏深入而系统的专题研究。关于量词并立结构的研究通常散见于词汇研究者对于汉语构词法以及量词历时研究的著作中,且缺乏相对统一研究术语。陆志韦[1]讨论并立构词法时列举了若干并立型的双音量词,称其为“并立格双音量词”。刘世儒[2]将量词并立结构称为“由量词构成的复合词”,并指出这种现象的盛行始于南北朝时期。葛本仪[3]和朱爱娜[4]在讨论联合式复合词和并列式复合词时涉及了并立量词的用例,但都没对这种结构进行独立而系统的研究。刘晓然[5]对量词并立结构词汇化过程和语义生成过程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转喻和隐喻是实现其范畴标记实义化和语义抽象化的主要手段,但其研究没有涉及该类结构的内部构造,也未关注不同的句法构造对该类结构语义解释的影响。

通过对量词并立结构相关研究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语法学界对于此类结构的句法构造及语义解释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缺乏形式化的手段去揭示该结构的内部构造,对于其结构模式对语义解释所产生的影响亦较少涉及。本文将在形式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用形式化的手段清晰地勾勒出量词并立的结构类型与内部构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结构差异与语义解释之间的关系,明晰该结构的语义生成机制。

一、量词并立结构的句法表现及语义特征

1.量词并立结构的句法特征及结构类型

虽然量词并立结构属于现代汉语中一类较为常见的词汇结构,大多呈现出名词性特征,但是在这类词汇结构内部却缺乏一个整齐划一的结构模式,存在着不同的结构类型及语义解读模式。上文例(1)至例(3)中的量词并立结构分别属于不同的结构类型,拥有不同的句法地位及句法分布。

和例(2)和例(3)中的量词并立结构相比,例(1)中的量词并立结构词汇化的程度较低,结构内部并立的两个单音节量词可以发生移位(movement)并保持语义表达的一致性,比如:

(6)锱铢→铢锱 斗升→升斗 忽微→微忽 毫厘→厘毫 丝毫→毫丝

经过量词移位而形成的量词并立结构与其基本形式在语义表达上大致相当,在表意功能上无甚差别,请看以下示例:

(7)a.锱铢必较 b.铢锱必较 a.斗升之禄 b.升斗小民 a.祸积忽微 b.微忽之言 a.毫厘不爽 b.厘毫之差 a.丝毫不爽 b.分厘毫丝

在例(7)中,a项中的量词并立结构与b项中的量词并立结构在表意方面大致相当,比如“锱铢”和“铢锱”都表示“及其微小的数量”;“升斗”和“斗升”都表示“微薄、少量、不重要”等语义。“忽微”指“微小的事”,“微忽”则指“细小、微小”,二者在语义上相同,在词性上有差别。“毫厘”“厘毫”“丝毫”“毫丝”均表示“数量极小”。

在结构上,例(1)中量词并立结构较为松散,中间可以插入数词“一”而形成“一量1一量2”的结构,并保持语义大体不变,如下例所示:

(12)锱铢→一锱一铢 斗升→一斗一升 忽微→一忽一微 毫厘→一毫一厘 丝毫→一丝一毫

添加数词后所形成的结构拥有合法的句法地位,可以独立出现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相关例句如下所示:

(13)①有官禄者减官禄,无官禄者则减食禄,一锱一铢,计较不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②一斗一升至二斗者,减作一斗。明白具数,送部磨勘。(明·顾炎武《日知录集释》)

③就是一个小钱减去一丝一毫,甚至是一忽一微,一任下来也够过上几辈子的了,何况还有底钱,公开归督官所有。(牟瑞霞《康熙的替身》)

④话说南京新桥有一人,姓丘,字伯皋,性喜施舍,不肯取人一毫一厘,是个公直有名的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⑤凡为国者,一丝一毫皆当爱惜,惟于济民则不吝惜。(《宋史·司马康传》)

由于例(1)中的量词并立结构中单音节量词的位置可以互换,并且其结构内部可以插入数词,我们认为,这一类的量词并立结构的词汇化程度很低,其内部成分句法关系松散,其句法本质为并列短语。

和例(1)相比,例(2)中的量词并立结构的词汇化程度较高,更像独立的双音节词汇。这一类量词并立结构中的单音节量词位置相对固化,不允许量词移位:

(14)分文→*文分 颗粒→*粒颗章节→*节章 等级→*级等 门派→*派门

这一类型的量词并立结构数量较多,除了例(2)中的示例外,“门类”“种类”“层级”“篇章”“章句”“尺寸”“分寸”等皆属于此类。虽然该类量词并立结构中单音节量词的位置相对固化,但其结构内部允许插入数词“一”而形成“一量1一量2”的结构,也可插入“哪”字而形成“一量1一量2”的结构,但插入数词后整个结构的语义会发生变化:

(15)分文→一分一文 颗粒→一颗一粒 章节→一章一节

等级→一等一级,哪等哪级 门派→一门一派,哪门哪派

插入数字前的量词并立结构在语义上表泛指或喻指,而插入数字后的结构则重在计数或体现类别,请看下列示例:

(16)a.身无分文 b.不花一分一文 a.银翘颗粒 b.一颗一粒,悉数归仓 a.等级森严 b.一等一级的产品 a.教学章节 b.一章一节的课文 a.门派之见 b.一门一派的武术

在例(16)的a项中,“分文”泛指“很少的钱”;“颗粒”泛指“小而圆的物质”;“章节”泛指“文章的组成部分”;“等级”泛指“按某一标准而划分的高下差别”,“门派”喻指“派别”。而在例(16)的b项中,“一分一文”“一颗一粒”和“一章一节”重在计数,“一等一级”和“一门一派”旨在体现类别。

除此之外,这一类型的量词并立结构可以和数词与量词搭配,形成一个完整的量名结构:

(17)一些颗粒 三个等级 五个章节 一个门派 三个层级

有的还可以与限定词“这”“那”等搭配形成限定词短DP(Determiner Phrase):

(18)这些颗粒 这个等级 这个章节 这个门派 这一层级

种种语言事实表明,这一类型的量词并立结构的词汇化程度较高,在句法本质上属于一限定词短语DP。

上文例(3)中的量词并立结构的词汇化程度最高,已经成为名词。这一类型的量词并立结构内部关系极为紧密,不允许量词移位:

(19)片段→*段片 根本→*本根 条件→*件条 场合→*合场 处所→*所处

也不允许插入数词而形成“一量1一量2”的结构:

(20)片段→*一片一段 根本→*一根一本 条件*→一条一件

场合→*一场一合 处所→*一处一所

由于这一类型的量词并立结构已经词汇化变成了名词短语,它们可以与数词和量词搭配形成量名结构,比如“一个条件”“一个片段”“一种场合”“一个处所”等;也可以和限定词“这”搭配形成限定词短语,比如“这个片段”“这个场合”“这个条件”“这个处所”等。

通过上面的语料可以证明,这一类量词并立结构在本质上也属于限定词短语DP,内部结构比前一类型的量词并立结构更为紧密,结构内部不允许发生量词移位或数词插入。

2.量词并立结构的语义特征

上文根据结构关系的紧密程度将量词并立结构分为三种结构类型:并列式短语、结构松散型限定词短语和结构紧密型限定词短语。受句法结构的影响,这三类量词并立结构在语义方面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语义特征。

第一类量词并立结构由于在句法本质上属于并列短语,其词汇化程度最低,结构关系松散,允许量词移位和数词插入。这种结构关系反映在语义表达方面体现为单音节量词的独立表义。比如量词并立结构“锱铢”中,单音节量词“锱”和“铢”为重量单位,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都表示“极小的数量”。量词并立结构“锱铢”的语义为单音节量词语义的叠加,意为“极小的数量”。

第二类量词并立结构的词汇化程度较高,不允许量词移位,但结构内部仍然可以插入数词,属于结构结构松散型限定词短语。因此,这种类型的并立量词结构在语义的产生方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结构内部两个单音节量词独立表意,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单音节量词的语义经整合而发生引申。比如“颗粒”,既可以表示“每颗每粒”,如“颗粒归仓”,又可以表示“小而圆的东西”,如“银翘颗粒”。这是由于其较为松散的内部结构造成的。

第三类量词并立结构属于结构紧密的限定词短语。这类结构词汇化程度最高,其结构内部不允许量词移位和数词插入。因此,这类结构经常通过隐喻或转喻而发生语义引申,内部的单音节量词一般不能独立表义。比如:“条件”指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一般不能表示“一条一件的东西”。

二、量词并立的内部结构及推导模式

在深入探讨量词并立结构的结构类型和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将在形式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其内部结构以及推导模式。上文指出,第一类量词并立结构在本质上属于一个并列短语,我们称其为并列短语型量词并立结构。根据Niina Ning Zhang(2009)[6]关于并列结构的研究,并列短语在句法结构上体现为一个由并列词(coordinator)投射而成的并列短语CoP(Coordination Phrase),如图1所示:

图1 并列短语结构示意图

其中,并列词为该投射的中心语,外部并列成分(external conjunct)和内部并列成分(internal conjunct)分别位于该投射的标识语(specifier)和补语位置。在并列短语型量词并立结构中,并列词是隐性的,两个并立的单音节量词分别位于并列短语的标识语位置和补语位置。并列短语型量词并立结构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并列短语型量词并立结构示意图

该结构的句法推导过程为:句法运算从心智词库中提取词汇序列[7]{锱,铢,Coordinator},按照左向合并(merge)的方式生成其句法结构[8]。合并顺序的不同导致了该结构线性序列上的差异[9]。

第二类量词并立结构属于结构较为松散的限定词短语,在句法结构上体现为量词套嵌,可以称其为量词套嵌型量词并立结构。形式学派内部有将量词视为轻名词(light noun)的做法,即将量词结构作为一种和轻动词结构(light verb)相平行的句法结构来分析[10-11]。本文将量词(classifier)视为实体语类,拥有自身独立的句法投射。以“颗粒”为例,量词套嵌型量词并立结构的句法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量词套嵌型量词并立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的量词并立结构由两个量词投射套嵌而成。其中两个单音节量词“颗”和“粒”拥有自身完整的投射,其标识语位置[spec,Cl]用来容纳数词“一”而形成“一量1一量2”的结构。由于存在标识语位置的存在,整个结构略显松散。其句法推导仍然按照左向合并的方式进行,并能再次与不定量词“些”量词和限 定词“这”合并生成一个完整的限定词短语(DP)[12],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4 限定词短语DP示意图

第三类量词并立结构的词汇化程度最高,其结构紧密,内部既不允许量词移位,也不允许插入数词。而且该类结构也能与量词和限定词合并而生成完整的限定词短语。鉴于此,本文将其结构分析为内嵌于NP短语中的限定词短语DP。根据Abney(1987)[13],名词短语NP具有其完整的投射,在结构上内嵌于限定词短语DP。该类量词并立结构中相互并立的两个单音节量词分别位于NP投射的标识语和补语位置,以 “片段”为例,其结构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5 NP套嵌型量词并立结构示意图

该类量词并立结构中的两个单音节量词内嵌于NP中,结构上十分紧密,并且没有空位供数词插入,因此,该类结构的词汇化程度最高,已经成为一个限定词短语DP。其句法推导模式依然通过左向合并这一句法操作逐渐生成其结构模型。

三、量词并立结构的语义生成机制

上文详细分析了量词并立结构的结构类型和句法推导,本节着重探索该结构的语义生成机制。Terje(2014)认为[14],句法结构语义的产生过程是句法实体从狭式句法向语义映射(mapping)的过程,体现出句法和语义之间的接口特征(interface features)。量词并立结构的语义生成过程正是其句法结构向语义映射的过程,不同的句法结构对应不同的语义解读。比如,由于并列短语型量词并列结构在句法结构上较为松散,因此在语义解释上通常体现为单音节量词独立表义,而NP套嵌型量词并立结构由于其结构严密,词汇化程度最高,在语义解释上通常体现为整合性表义。这两种不同的语义解释不但符合语言事实,而且合乎人类的认知模式[15]。前者表现为离散型认知,后者表现为统合型认知[16]。量词套嵌型量词并立结构在结构紧密程度上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在语义解释上兼有独立性表义和整合性表义。

因此,量词并立结构的语义生成是其句法结构向语义映射的结果,体现出句法与语义间的接口特征。不同的结构类型既赋予了量词并立结构纷繁多样的句法特征,也生成了其形式各异的语义解释。

四、结 语

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词汇表达形式,量词并立结构在句法特征和语义解释方面都呈现出自身较为独特的特点。经研究表明,量词并立结构根据其内部结构的紧密程度可分为并列短语型、量词套嵌型和NP套嵌型三种结构类型,不同的结构模式导致了量词并立结构不同的句法特征,也形成了此类结构复杂多样的语义解读。

[1]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05.

[2]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

[3]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91.

[4]朱爱娜.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25-26.

[5]刘晓然.汉语量词短语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6,26(1):103-106.

[6]Zhang,N.N.Coordination in 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242.

[7]Chomsky,N.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90.

[8]Radford,A.Minimalist Syntax Revisite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120.

[9]Kayne,R.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6.

[10]安丰存,程 工.生成语法视角下汉语量词句法功能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7(3):51-58.

[11]程 工,杨大然,安丰存.量词结构与假体部分结构的统一分析[J].当代语言学,2015,17(1):56-70.

[12]邓思颖.形式汉语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67-69.

[13]Abney,S.The English Noun Phrase in its Sentential Aspect[D].Cambridge,MA:MIT Press,1987:38.

[14]Terje,L.Phrase Structure and Argument Structure:A Case Study of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M].U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18.

[15]孟慧娟,汪银峰.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多义词“张”的词义演变[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86-90.

[16]张恒悦.量词重叠式的语义认知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4):61-67.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The Structural Mode of Classifier-alignment Constructions and Semantic Generation Mechanism

SUN Wen-to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g Zhou 451200,China)

In Modern Chinese,there is a very special kind of noun phras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Classifier alignment.Originally,this type of construction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ame contents of the same substance.They are lexicalized after their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olidification.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ub-types in terms of the closeness of the aligned classifiers inside the construction.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ormal syntax,this paper do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syntax of the subtypes of the construction,and provides an indepth explanation of their syntactic derivation and mechanism of semantic generation.

classifier-alignment construction;structural mode;formal syntax;semantic interpretation;generative mechanism

2017-04-0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YY026);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72400410490)

孙文统(1983-),男,郑州人,讲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16

H109.4

A

1672-9617(2017)03-0366-06

猜你喜欢
限定词句法结构单音节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限定词之功能视角研究
——以英汉为例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关系限定词which用法初探
基于焦点信息量化讨论的存现句类型分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英语限定词研究的两个维度
同义单音节动词的词义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