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院去的路

2017-08-03 12:41阿索林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食器诺瓦卞之琳

阿索林,西班牙现代散文家、评论家和小说家。汪曾祺不止一次说:“阿索林是我终生膜拜的作家。”阿索林的散文具有简练、朴素和清新的风格。本文选自卞之琳编译的《西窗集》,是作者回忆幼时生活的一篇散文,其主旨是对扼杀儿童天性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批判。

葡萄藤的卷须转黄,灰暗的秋天的黄昏近了。我的忧郁也随着浓了起来,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到上学去的时候了。我第一次作这种旅行才八岁大。我们从莫诺瓦乘车往叶克拉,走下山谷来,爬上山头去。我们带着干粮在身边:一张烙饼,几块炸肉片,一些腊肠。

这个愁惨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我看到我的衬衫整理好了,烫好了;此外还有被单、枕套、手巾、食巾……于是,在我出发的前一天,一只用粗皮蒙盖着的箱子被从阁楼上搬了下来,我的母亲把我的衣服装在里面,很仔細。我也得提起那套银食器。现在我有时候沉思地望着食器架,看到那上面放着那一套服侍我八年,如今破旧了的银食器。我一看到它们总觉得有一股真情涌上心头来了。

从莫诺瓦到叶克拉是六个或八个钟头的路程。东方天发白时我们就动身,下午很早就到了。马车颠簸在崎岖的石道上。我们有时候歇一歇,在道旁的橄榄树底下吃一点点心。想起来也觉得十分可喜的,我记得清清楚楚,怎样从半路上高处一个石凹里,望过一片暗沉沉的牧野去,就可以隐约地看到高楼的白尖顶,新教堂的大圆顶闪耀在太阳光里。

于是,一种说不出的难过袭来了:我觉得好像已经被一把拖出了乐园的欢悦,扔进了一个地洞的黑暗了。我记得有一次我怎样想逃走,那个老仆人现在还常常笑我呢,当他告诉我这个故事,我跳下马车,跑过田野去;他一把捉住了我,哈哈大笑地说:“不,不,安东尼多,我们一定得上叶克拉!”

可是的确我们到底不得不上叶克拉:马车向前走去了,我又进了那个阴森的夜城,我又看到自己无法挽救地成为了一条没有头的链子的一节,闲步在走廊上,或者是,不作声也不动,坐在课堂里一张长椅上。

(选自《外国百年散文鉴赏》,有删改)

猜你喜欢
食器诺瓦卞之琳
“断章”背后的故事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以设计力打造空间美学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