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

2017-08-03 12:42梁明成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忠心重任从军

梁明成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有些人善良的天性在尔虞我诈中正逐渐被消解,他们少了一份担当,却多了几分心机,这才导致类“三鹿”事件的频发。提高全社会的担当意识,已刻不容缓。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他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他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良好品德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她有忠心。“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边关战事十万火急,身为柔然子民,木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历史重任。其次,她有孝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疼护,毅然决然地“从此替爷征”。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木兰以她强烈的忠心和孝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实现了“忠”和“孝”的雙赢。为此,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过人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说到而做不到,大多就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花木兰替父从军,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则有从军之苦。在奔赴战地途中,再也“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沙场之上,“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作战环境极其恶劣。二则有性命之忧。于国而言,女扮男装,一旦暴露,则是欺君之罪,定被处斩无疑;于敌而言,驰骋沙场,出入枪林,“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的概率极高。但巾帼不让须眉,女儿身的木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出身入死十二载,不仅说到了“担当”,而且做到了“担当”。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那时考验你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雄厚的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那么他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那么,花木兰有没有实力来担当替父从军的重任呢?事实是最好的明证。其一是身份始终未露,“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其二是九死一生而归,虽然“将军百战死”,但木兰却“壮士十年归”。其三是立下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实力,不仅担当起了替父从军的重任,而且担当得十分出色。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实力作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担当,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

也许担当正是疗救当今社会诸多弊端的一剂良药,那么,就让我们涵养品德,蕴蓄勇气,铸炼实力,一起来做那个把塌下来的天顶起来的“高个子”吧!

评析

《六国论》给议论文写作的八点警示在本文中都可找到影子,而其最大的亮色在于分论点的设置。首先从全文来看,“品德”决定了一个人“想不想”担当,“勇气”决定了一个人“敢不敢”担当,“实力”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担当,从“想——敢——能”,逐层推进,梯度清晰,逻辑性强。其次从每层来看,内部又进行了二次切割,条分缕析。“品德”分为“忠心”和“孝心”,公私剖析分明;“勇气”分为“从军之苦”和“性命之忧”,考验愈发严峻;“实力”分为“隐身”“生还”“建功”,难度层层加码。大能宏观构建“层次”,小能精雕细刻“角度”,实乃真功夫矣!

【本版供稿/姜有荣】

猜你喜欢
忠心重任从军
送友人从军戏作
元好问的军旅生活
牛老师交付重任
木兰从军
疯狂排障王,比将军还宝贵的老兵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血润杏坛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由衷之情,始于肺腑
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少年的担当和重任
浅谈中职德育之“五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