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羊场应对包虫病的对策分析

2017-08-07 11:45王海鹏姜开海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7期
关键词:包虫病诊断防治

王海鹏+姜开海

摘要:随着规模化羊场的兴起与扩大,寄生虫病的危害更显突出。本文介绍了规模化羊场应对包虫病的对策,对包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诊断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常见的应对方法,希望能为行业内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包虫病;诊断;防治

引言

羊包虫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寄生虫病,又称为棘球蚴病,主要侵害草食家畜,也能够感染人,属于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过去本病发生相对较少,因此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牛羊产业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饲草资源的远距离运输,本病有发病率增高和发病范围扩大的趋势,因此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目前感染该病的动物来看,羊是受危害最大的,常常发病严重甚至导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很巨大。而且本病的传染源棘球蚴可以经年生活于犬科和猫科动物体内,不但会不停的传播,而且容易造成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积极防控势在必行。

1病原

羊的棘球蚴病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球蚴所致。细粒棘球蚴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呈囊泡状,大的直接可以超过20 cm,小的直径不到0.5 cm,囊内为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囊内又可分为母囊和子囊,结构相同,子囊还可以进一步分生出孙囊,一个囊内能够产生超过百万数量的原头蚴。每一种囊都可以独立再次发育成为独立的棘球蚴。

2流行病学

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主要以全科和猫科动物作为终端宿主,据有关报道有些犬感染后在体内能够存在数千条成虫,当成虫达到性成熟时便会大量脱落孕节片,里面包含有大量的虫卵,然后随粪便进入外界并长时间存活。这些虫卵会随着风化散落于各处,有些依附于青草叶片,有些随风或雨水进入水源,当牛羊采食青草或者饮水时即会随之进入牛羊体内,然后在消化液作用下破壁而出钻入肠道血管中,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并在肝脏位置停留一直发育成为棘球蚴。也有部分六钩蚴随血液循环到达其他组织器官而发育成为棘球蚴,如肺脏。棘球蚴在牛羊体内生存时间很长,有的可达数年。如果犬科或者猫科动物食用了含有这些棘球蚴的组织之后,会在其体内肠道中吸附于肠壁,不断吸取营养,继续发育成为成虫。

细粒棘球蚴病分布范围极广,几乎全世界大多数牧区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我国的放牧地区也存在该病,如内蒙古、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地,过去新疆地区发病是最为严重的,但这几年内蒙古地区有爆发性流行的趋势,尤其是羊产业比较发达的几个地区,均出现了该病。除了上述地区之外,全国还有14个省或者自治区也发现了该病,而且呈扩散状态,对地方养羊业造成的危害正在加大。包括很多牧民也出现了被感染的例子,因此要引起重视。

3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3.1主要症状

本病在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但到了后期较为严重,羊感染后会出现相应的炎症反应,如体温升高,后期则有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如消瘦或者脱毛等情况。如果棘球蚴感染肺部,病羊还会不停的咳嗽,而且体力下降严重,俯卧之后不愿站立,有时需要强行驱赶才能活动。

3.2病理变化

对于死亡的病羊进行剖检,可以看到肺部和肝脏有明显病变,主要变现为表面不再光滑平整,有白色点状凸起,脏器内部也含有大量的囊泡,用镊子可将其夹出,可以看到囊泡内充满液体,中间有白色米粒状物体,也有的囊泡表面已经发生了钙化,此外,其他脏器如脾脏、肾脏,以及脑甚至皮下组织等部位有时也可检查到囊泡存在。

4诊断要点

羊包虫病能够通过X光或超声波检查予以确诊。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出现,效果也比较好,最常见的是皮内变态反应免疫学方法诊断法。具体方法为在新鲜棘球蚴囊液内按10000:1的比例加入硫柳汞,置冰箱过夜,使头节和生发囊沉淀,然后进行无菌过滤,即制得不含原头蚴的囊液抗原。诊断时,取抗原0.1~0.2 mL,在羊颈部剪毛消毒后的皮肤上做皮内注射,注射后5~15 min如注射局部出现直径0.5~2 cm的肿胀或水肿红斑,即为阳性。此法要求在对侧相应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以便鉴别。本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单,易于操作,但是由于容易与其他绦虫蚴出现交叉反应而影响了判断的准确性,通常只有70%的准确率。另外近几年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抗体等方法也能够对羊包虫病作较为快速的诊断。

5防治措施

5.1预防

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是控制本病发生的关键,一是对犬或者猫的数量进行控制,尤其是流浪犬猫的数量,再就是严禁牧民在发病严重的地区放牧,并且不能够让犬猫食用死亡羊只的内脏或者脑。如果实在难以避免,可以对家养的犬或者猫定期进行驱虫,常用的药物为吡喹酮,5mg/kg·bw或者甲苯咪唑8mk/kg·bw,一次性口服。犬猫粪便应固定收集,统一做焚烧处理。经常检查饮水或者飼料的安全,如果有虫卵应该停止饲喂。另外牧区有时多狐狸、狼或者豺等动物,应该经常驱赶。目前,国家对重点疫区的羊、犬提供免费防控药物。

5.2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当羊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该及时诊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丙硫咪唑治疗,口服剂量为90mg/kg·bw,1次/d,连服2d。吡喹酮也有较好的疗效,口服剂量为25~30mg/kg·bw,1次/d,连用5d。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虫病诊断防治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