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李氏家族纷争背后

2017-08-08 18:36张晓东
看世界 2017年15期
关键词:李氏新加坡人李显龙

张晓东

早年间以拍摄狗血肥皂剧而闻名的新加坡近来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家庭恩怨大戏:诞生了两任总理的新加坡“第一家族”李氏内部突然爆出不睦,现任总理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和妹妹李玮玲两人联合在社交网络上发出了控诉其兄长的公开信。

这封长达六页的公开信以《李光耀的价值观哪儿去了》为题,列举出李显龙违背其父李光耀的生前意愿、利用李光耀的政治遗产为己谋利以及利用总理职位为其夫人何晶谋取商业利益等几大罪状,瞬间在新加坡社会掀起舆论风暴。李显扬和李玮玲两人表示:“对李显龙领导新加坡的能力失去信心”。

事发后不久,在海外度假的李显龙立即在网络发布视频回应:“他们做出的不幸指控让我很难过。我和何晶否认这些指控。”他还为自己家族内部的纷争向新加坡公众道歉。

有报道称,李显龙与其胞兄妹间的矛盾早在去年已经爆发,彼时其妹李玮玲与李显龙就如何处理父亲李光耀后事产生纷争。在李玮玲看来,李显龙政府主导的公众活动已经超过了单纯的纪念范畴,她认为李显龙在利用其父的知名度为自己谋取政治上的支持度。

2015年去世的李光耀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和其妻柯玉芝育有两子(李显龙和李显扬)一女(李玮玲),长子李显龙在2004年成为总理。

一幢祖屋引发矛盾

没想到的是,去年李显龙和李玮玲之间的口舌之争继续升级:这一次,李玮玲和李显扬站队到了一起,导火索则是李光耀生前故居欧思礼路38号的处置问题。

李玮玲和李显扬认为,父亲遗嘱中明确表示应当在其过世后拆除掉故居,并将其开发成商业地产;原因是李光耀认为,处于闹市区的这座两层小楼实在太浪费地皮,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更是如此。除此以外,尽量减少社会上对其个人崇拜也是李光耀做出此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李光耀曾在其最后一份遗嘱中表示要把自己居住了60年的欧思礼路38号房子留给独身女儿李玮玲居住,并在她逝世或搬出后拆除,明确表示不能留作纪念馆使用。

“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亡妻柯玉芝的愿望……即使因为李玮玲要居住而不能立即拆除,也应当在她搬出后尽快拆除。”李光耀曾在遗嘱中如此写到。 作为遗嘱执行人的李显扬和李玮玲,指责李显龙試图违背先父遗嘱,阻挠公开先父遗愿,在公开遗嘱后又继续干预故居处理问题。

李显扬(左)李显龙(中)李玮玲(右)

李显龙则辩解称,父亲李光耀的最终遗嘱是在“极度令人不安的情况下拟定的”,其中弟媳林学芬(李显扬之妻)身为利害关系人直接参与遗嘱的订立“耐人寻味”,并且“似乎涉及利益冲突”。

对李显龙而言,保存好李光耀故居的政治好处显而易见:鉴于李光耀在新加坡一代人中极为崇高的声望,保存好“李氏招牌”有利于其执政。“新加坡从一个战略位置重要但资源匮乏的国家,变为繁荣的高科技亚洲商业中心,应归功于李氏兄妹三人的已故父亲李光耀。”《金融时报》曾如此分析。

更重要的是,李显扬和李玮玲二人还同时公开“揭穿”了李显龙执意违反父亲遗嘱、力图维系“李氏招牌”的另一层目的:为其儿子李鸿毅接班营造舆论环境。李鸿毅是李显龙与现任妻子何晶所生长子,1987年出生的李鸿毅毕业于名校麻省理工,曾在谷歌任职。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他随后简短地在脸书上发布了一则回应,称“我对政治真的没兴趣”。

但无论如何,“李三代”的概念首次在新加坡社会引发了重视。当年李光耀在下台后刻意没有让李显龙立即接班,而是在隔了一个吴作栋后,才让李显龙走上前台,就是为了规避外界对“李氏王朝”批评。

现年65岁的李显龙在身体健康方面忧虑颇多,这为有关他处心积虑培养“接班人”的传闻增添了几分可信度。1992年李显龙被查出患有淋巴癌,2015年又患上了前列腺癌。

澳大利亚林德斯大学新加坡政治专家迈克·巴尔分析称:“李家这块招牌在新加坡的投影如今已成为一个产业…… (李显龙)在保护自己的地盘。在所有会对他保护这块招牌构成威胁的人当中,最危险的肯定来自他的家族内部。”

新加坡未来转折点?

批评兄长靠父亲威望谋取政治遗产、维护父亲生前立下的遗嘱、指责李显龙打造政治王朝的野心……表面上来看,李显扬和李玮玲两人显然占到了舆论高地;然而问题在于,这个舆论高地,他们站得并不稳当。

有马来西亚媒体发表评论称,李显扬和李玮玲两人集中火力炮轰李显龙及其妻子何晶大搞所谓“家族裙带关系”,却忘了他们两人也是因为姓李才有得今天这样非凡的成就。该评论点名李显扬,称他之所以能成功地当上新加坡国内数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绝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能力。现年59岁的李显扬毕业于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曾先后领导新加坡电信、星展集团和新加坡民航局。

另一方面,死揪着父亲故居不放也显得“疑点重重”。有评论称,实际上在新加坡国内,希望高调纪念李光耀的民意基础还是很强大的。不少新加坡民众的确希望欧思礼路38号能够被改建成纪念馆。

去年有报道称,尽管李光耀本人多次拒绝给他立雕像和纪念碑的提议,还希望他的故居能被拆除,但“民众的怀念很多时候是自发的”。2015年李光耀去世之后,“有些新加坡人甚至愿意排队等上几个小时,也要亲自表达对李光耀的缅怀心情。新加坡民众的这一反应,甚至连新加坡政府官员们都始料不及”。

李光耀生前故居欧思礼路38号

正因为如此,一些民众反而批评李玮玲去年掀起的第一波家庭内斗,站队到李显龙这一侧。有网友写道:“李玮玲没有意识到李光耀不仅仅属于她,还属于全体新加坡人。”

无论争执双方谁对谁错,“李氏家族内斗大戏”再度升级对新加坡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有马来西亚媒体刊文称,本次事件对新加坡政坛和整个国家而言“无异是一场地震”。文章称,很多新加坡人在成长中都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即新加坡社会运转良好,经济发展傲视亚洲,政客都是在精英治国理念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哪怕被西方批评是“王朝政治”和“李家坡”也无所谓。“但突然之间,新加坡精英阶层的最顶层告诉普通新加坡人,情况并非如此。”

还有分析认为,缔造了新加坡战后经济奇迹的“家长式统治”已经在现今的新加坡无以为继。“(家族内斗)在成为新加坡国人茶余谈资的同时,或许也正在使更多的新加坡人重新思考新加坡政治发展的未来”。

有报道称,7月15日有反对李显龙的政治团体在新加坡市中心地带举行了大型集会,要求司法机构对总理涉嫌滥用职权进行调查,显示出“家族内斗”升级后引出的连锁政治反应。“新加坡属于新加坡人,而非李家人!”示威者拉出了这样的横幅。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氏新加坡人李显龙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文言文练习
知县奇断田产案
谈谈三国史上的江油关
新加坡反正话
李显龙身体突然不适 演讲提到接班人
皇宫救命扇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