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与本科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讨

2017-08-10 22:29王春勇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本科数学教学

【摘 要】本文根据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职与本科的数学教学衔接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中职数学教学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强化数学课堂,本科数学教学需设置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对接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达成中职与本科院校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本科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040-02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与进步,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与本科教育仍然存在脱节的现象。一般来说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时间占的比例很大。这与本科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教授的方式不一样,也就导致学生升本后的文化基础课严重脱节,进而影响学生对本科课程的学习,数学教学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现状。自中职学校毕业生对口升读本科院校报考模式实施以来,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不够科学成了制约学生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合理设置梯次递进、内容优化的中职数学课程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对合理设置中职阶段数学教学内容与本科院校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地方:

(一)教材设置不衔接。数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是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从而推进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等原因造成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而现行中职数学教材不分专业、不分学生基础情况,统一要求为必修内容,且内容更新速度慢,不适应与普通教育接轨,也不适应与高等教育衔接。由于学生升本后每个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同,所以学生的数学知识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教材内容不衔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大纲、教学内容结构由基本模块、拓展模块组成,属于通用的基础课程。从现有的教材来看,内容并不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由于专业的变化引起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数学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更新。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充分重视教学内容的不足。由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基础、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差,还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开设很少,学生没有经过完整的知识板块学习,造成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差、自学能力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本科院校后就出现了很多学习障碍,严重限制其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进而影响学生创造力和职业素养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不衔接。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加重视学生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传授,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知识,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本科教育体系里面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理论水平达不到学习更高理论知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本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思维和创新能力、战略技能的培养,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对接很难实现人才层次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衔接。

(四)评价模式不衔接。中等职业学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评价模式差别较大。本科院校数学教育评价机制主要是进行笔试,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最后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课堂成绩完成评价。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则以服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技能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差,而本科院校知识体系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中职与本科院校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是相互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教育体系。整合中职、本科学校教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模式来实现衔接,是目前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教育衔接主要使用的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整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大纲或课程,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一体化衔接,保证这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无缝对接。数学课程是这两种教育体系衔接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制约学生发展的主要课程。为了使二者的数学教学更好地有效衔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措施。

(一)中等职业教育

1.明确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教育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技术技能打好基础,同时也要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做准备。接受了中职数学训练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基础、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适应知识更新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潜质。

2.优化数学教学内容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同時服务于就业和升学的需求,所以数学课程可通过设置“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来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知识板块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宽基础”指基本内容必须包括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数与整式、集合、不等式、基础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线与圆方程、概率等。“活模块”指针对不同专业多样化的数学要求,决定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数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教学内容按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本模块的教学可以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

3.强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严把质量关。由于中职升本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数学课程的课堂管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制定严格有效的考评制度。

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是不同的,不能为了达到高升学率而简单采用普通高中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着许多让学生既不适应就业也不适应继续教育的因素,这就要求从事中职数学教育的教师努力钻研、积极探索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优化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新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最后,建设完善的数学学习配套资源。为了做到数学课程服务专业课程,除了需要数学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素养外,还必须拥有大量配套的教学资源,如测试训练题、自学教案或者供学生翻转学习的微课、课件、趣味性的数学视频等。

(二)本科层次的教育

1.设置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对接的教学目标

本科层次的数学教育除了面向普通高中升学的学生外,还应该针对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要理论研究和实践实证相结合,结合中职学生的基础水平,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吸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设置合理的课程,实现学生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进而实现二者在教学目标上的对接。

2.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教的高中生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虽然文化基础差,但已经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很多专业课程和技能项都已经有所了解,但他们缺乏完善理论基础和对知识深化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把这两类学生分开来教育,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都应该有所不同。另外,本科层次的教师也要认真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课程,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专业课程的课时可以安排相对少一些,避免与中职的专业课程重复开设,但是要更多地注重有深度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总的来说,对学生的培养要做到因材施教。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升本时开设一个过渡的复习班,复习班主要是针对学生薄弱的知识板块进行强化和巩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例如,由于三角函数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很多中职学校直接把三角函数板块中的内容进行了简化处理,甚至直接删除,这对学生的继续学习非常不利,于是通过复习班对三角函数部分的复习巩固可以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3.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阶段数学教育强调的是“会用”和“能用”,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本科层次的数学教育也要紧密结合这一特点进行衔接。首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力求在内容、方法、教学手段等上面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的密切联系。其次,要紧扣全面发展的需要,突出技能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建梅.浅谈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

[2]張 淼.关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教育,2010(3)

[3]刘海峰,梁舸江.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衔接和沟通[J].职业教育研究,2015(12)

【作者简介】王春勇,男,汉族,广西玉林人,任职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学校与本科学院数学教育的衔接、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本科数学教学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