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融资风险与应对策略

2017-08-10 23:17郭方
创新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融资风险新型城镇化河南省

郭方

[摘要]目前河南新型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基础上,可能存在一些融资风险。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科学合理谋划,准确界定分类;拓宽融资渠道,分散金融风险;转变财政模式,确保土地安全;完善金融市场,构建评价机制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融资风险;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12-62-2

1引言

2015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6.8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6%,年均将提升约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使城乡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和城镇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对金融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在河南省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的同时,融资风险随之增大,及早进行新型城镇化融资风险预测诊断,及时采取有效化解应对策略,将有助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河南新型城镇化融资风险

2.1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风险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主要包括各类交通运输设施、给排水设施、供电设施、电讯设施等,具有建设周期长、营利性弱、资金需要量大、不可控制因素多等特点。因此,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投资引导(主导),商业或其他融资模式参与的资金供应形式进行。国家或地方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为经营城镇,即通过城镇土地出让金来满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困境。然而,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非农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多,国家批准的用地指标却越来越少,单纯依靠土地出让金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难以为继。地方政府以土地等不动产抵押的债务、信贷等也面临着到期无法偿还的巨大风险,要及早进行预防。

2.2地方融资平台潜在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向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借款。但地方政府又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和主管部门。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量大与国家、地方财政力量有限的矛盾,就只有通过创新融资方式,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使其成为信贷主体,以获取大量资金供应。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以下潜在风险:一是银行是最大的风险承担者。鉴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与融资资金周期不匹配等原因,往往造成地方政府无力持续投资等现象,致使地方财政恶化,将会导致严重的金融系统风险。二是操作不透明而形成的潜在风险。各地方政府在创新融资平台时形式各种各样,没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标准,国家乃至地方政府都很难掌握具体的地方债务总量、投向及投资效益,潜在风险极大。三是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各地方政府组建的融资平台大多数是以土地等不动产为抵押品,鉴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财政具有不可持续性。

2.3开发性资金供应不足引发的风险

开发性资金供应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相关商业银行承担。然而,随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型的完成,其能否持续承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策性金融供给任务,尚不得而知。

2.4 PPP融资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的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通过签署合同以明确各自的权利義务,来确保合作顺利并最终实现双赢的结果。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本优势,促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目前,河南省的PPP模式运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专门管理机构,财政部门的监督约束能力薄弱等。因此,在相关政策尚没有落实的背景下仓促实施PPP模式融资,容易形成相应的金融风险。

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融资风险应对策略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河南省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融资经验,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有效化解相应的融资风险。

3.1科学合理谋划,准确界定分类

城镇化推进有其自身规律。诺索姆的倒“S”型城镇化曲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要根据河南省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基础、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谋划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程项目,有序突破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融资瓶颈约束。准确界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类是规避融资风险的前提条件,要以债、权、利对等和权、事分离为基本原则,区分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同建设项目的政府投入与市场资本介入的比例,以此确定二者的收益分成和风险分担。例如,在水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可采取BTO(Build-Transfer-Operate)模式。

3.2拓宽融资渠道,分散金融风险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们必须及时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河南省各地方人民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使政府、企业、私人资本共同参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允许私人资本更广泛地进入经营性或准经营性领域。例如,原有的完全由财政资金投人建设的纯公益项目,可转变为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政府赎回等形式,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公平竞争格局,提升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又有利于及时补充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3.3转变财政模式,确保土地安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农村产权交易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且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该《意见》的实施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使用权市场奠定了基础,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不仅减少了地方政府复杂的征地环节,而且也确保了国家土地安全,以此倒逼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及时进行转变。

3.4完善金融市场,构建评价机制

及时整合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社保基金、银行机构等金融资源,创新票据、长期融资券、期权等金融产品,建立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及时构建针对社会公益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不同项目类别的融资绩效评价体系,其社会效益、民众满意、环境治理、民生改善、社会责任等具体内容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第三方评议和官方财务数据分析等手段获取,并根据德尔菲法等方法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评价。

猜你喜欢
融资风险新型城镇化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