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傲慢与偏见》到《飘》:浅谈女性主义的进步

2017-08-11 00:17张玲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

摘 要:《傲慢与偏见》和《飘》这两部作品都注入了女性自我意识,虽然它们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所不同,且问世时间相差100多年,但都是开启女性新形象的作品,具有可对比性。女性想要摆脱从属地位,争取实质性的男女平等,必须精神上反叛旧传统的束缚,物质上实现经济独立。故本文旨在对比和分析两部作品中各自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和独立人格这两方面的异同之处,对研究女性主义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飘》;女性主义;反叛精神;独立人格

作者简介:张玲(1992-),女,山西吕梁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傲慢与偏见》和《飘》虽然问世时间相隔一个世纪之久,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国度,但是创作的社会背景非常相似。两部作品分别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郝思嘉,赋予女性新的形象。同时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局限,两个女主公的反叛和独立程度是不同的。

1.反叛精神方面

《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是反对束缚女性的传统封建思想的典型,她敢于反抗传统。当时社会要求年轻女性多才多艺:普通阶层女性必须会装饰台桌、编制钱袋等针线活,而上流社会的除了“必须精通音乐、歌唱、图画、舞蹈以及现代语文”[1]以外,“她的仪表和步态,她的声调,她的谈吐和表情,都得有相当风趣”,“还应该多读书,长见识,有点真才实学。”[1] 而伊丽莎白却直接坦率地表示这是对女性的苛求,真正满足条件的女性寥寥无几;得知姐姐生病后,敢于独自步行三英里的路程,穿着沾满泥土的衬裙,仪表不整地出现在“上流社会”面前;柯林斯表兄虚伪地夸奖时,敢于机智地讥讽他;面对凯瑟琳夫人责问姐姐尚未出嫁怎么妹妹就进入交际场合时,她很镇静地反驳道:不能因为姐姐没有出嫁,妹妹就不能交际和娱乐,这样对妹妹不公平;当凯瑟琳夫人无理阻挡她和达西恋爱时,伊丽莎白敢于直接谴责她“浅薄无聊”,且毫不畏惧她的显赫地位。这些充分反映了她敢于反抗传统的反叛精神。然而,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伊丽莎白的反叛并不彻底:当她发现自己对达西有爱慕之意后,并未主动向达西表明自己的心意,而是一直等待达西再次主动追求自己。这表明她的反抗还不彻底,是打了折扣的反抗,并未完全地挣脱传统的束缚。

相比伊丽莎白,玛格丽特笔下的郝思嘉则代表了更进步的新女性的崛起。她冲破了旧南方传统思想套在女性身上的重重枷锁,不愿做传统的忍气吞声且娇滴滴的淑女,依附于男人。她从小就有男孩子的性格:常常违背母亲做个优雅女孩子的教导,然后去骑马和男孩子一起爬树;年仅16岁,就主动勇敢地向艾希礼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虽然身穿黑纱处于为丈夫服丧期,她却在义卖会上公然跳舞;和各色人交朋友、谈买卖、做生意。郝思嘉的这种反叛精神不仅在于她敢于反抗傳统,还表现在她坚持己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按自己的方式行动,甚至有些叛逆。世俗不成文的规矩在她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与落后。这才是真正突破传统束缚,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

2.独立人格方面

无疑伊丽莎白是个追求精神独立的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能有像伊丽莎白一样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见解和判断力的女性少之又少。她很敬重自己的父亲,却并不赞成父亲在孩子们面前讥讽母亲,减弱母亲的威严;她追求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尊重、灵魂平等上的爱情,鄙视以金钱和世俗观念为基础毫无感情的婚姻;她捍卫自己的爱情与幸福,绝不会因为凯瑟琳夫人所指责的门不当户不对就自觉身份低微,配不上达西。然而,她也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她没有工作,也不曾想过自食其力。没有经济独立的女性是不能完全彻底的脱离“依附”这一关系的。她只是精神上独立自主,而物质上还是需要“依附”社会主导者男性。

而郝思嘉不仅思想自主独立,物质上也独立,完全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女性光辉。她说“总有一天,我要做所有我想做的事,说我想说的话,就算别人不喜欢,我也不会在乎的。”[2]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忠于自我内心;为了重建家园,照顾好家人和黑人奴仆,她到处奔忙,干农活,管理种植园,亲自经营锯木厂,开酒楼,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发展事业。一步一步地从“房间里的天使”转变为社会“女强人”。“事业的成功使她摆脱了附属地位,同时也赢得了男性的赞赏。”[3]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到自食其力甚至担负起养家责任的独立女性,她的蜕变是彻底的,完全打破了女性从属地位的现实,展现出独立自主且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积极性的女性形象。

3.结语

相比郝思嘉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极强的自我意识和对自我的追求,且实现了精神和物质的自主独立,伊丽莎白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并不是女性的完全觉醒,但这种形象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傲慢与偏见》和《飘》这两部作品对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推动女性主义和女性自身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表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主义在进步。

参考文献:

[1]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李美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万敏.从《飘》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思考与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1(14):142-143.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义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