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八环八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2017-08-11 06:23吴丹霞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导学案小学英语

吴丹霞

摘 要: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它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需要站在国际视野下的英语学科,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应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学科。因而英语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必将要发生些变化。本文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研究小学英语导学案“八环八步”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导学案“八环八步”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它注重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式学习,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造才能和跨文化意识,这些特点也反过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八环 八步 导学案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21世纪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所需要具有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在它的指导下培养的人才适应21世纪的挑战。

近日,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有专家认为“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小学英语导学案“八环八步”的教学模式正符合新课标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课标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可见,注重学生“如何学”意义的重要性。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9月,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外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3年研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终于尘埃落定,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三、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要素: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指出了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同时,他也指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关系: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四、“八环八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研究导学案

首先,该模式正符合新课标改革和现时倡导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课标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英语学科素养的四要素之一则是学习能力。可见,注重学生“如何学”意义的重要性。并且,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英语导学案模式则是注重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式学习,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造才能和跨文化意识。再有,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发生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但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则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聽的现象比较普通,学生仅是被动的听老师的讲解课文,他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被局限。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变化。最后,对于小学的英语,正是奠定他们基础的时候。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有些学生来说英语比较乏味,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比较容易失去兴趣。因而,我们亟需寻找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促进和维持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刘蓉蓉,2012)。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导学案集学案、导案和练案于一体。

目前,关于导学案的研究不少,但是大多数是以中学为主,关于小学的比较少。因此,结合最近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的小学导学案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导学案在国内开展的研究历史并不是很长。导学案在一些学校的实践,比较早追溯到1997,浙江金华一中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学案”,并将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学案教学法”。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名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刚要(施行)》(2001)的推行,各地也掀起来一阵阵改革之风。其中,《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刚要(施行)》(2001)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还有,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而,导学案教学模式正是符合这一改革的需要。随后,江苏洋思中学、山东平邑一中、太仓高级实验中学也开始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每个学校的导学案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式上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

(三)什么是“八环八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八环”指的是导学案由八个环节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学习总结、达标拓展和学习反思。所谓“八步”指的是课堂的具体实施有八个步骤:导入新课、重申目标、预习检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达标拓展和课堂总结。下面将介绍这一导学案。

1、導学案的八环节: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基本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在设置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仅是为了教知识而教。学生需要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有针对性的学习。

(2)重点难点。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其它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难点是重点中的难点,指学生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内容。

(3)学法指导。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等。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小组合作的技巧,并且在小组合作中要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这些也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在课前预习还可以找出自己的疑难点,上课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去听课。

(5)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在上课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

(6)学习总结。这是指学生这节课知识内容等方面的总结。还引导学生对相关话题的写作归纳点拨。

(7)达标拓展。达标拓展分为达标训练和拓展训练。有助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所学的内容,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展训练可以是同类阅读材料的学习。

(8)学习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和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评价。

2、导学案课堂实施的八个步骤:

(1)导入新课。能否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这节课的首要问题。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导入。导入方式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导入还要恰到好处,把握好度,一般2-3分钟左右。一般英语课的导入可以是启发式的问答导入、视频导入、歌曲导入等。

(2)重申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重申教学目标,有助于强化学生知道这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内容,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

(3)预习检查。检查预习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检查学生的导学案,也可以通过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提问。

(4)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5)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头脑产生碰撞、结合,形成冲击力,在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但教师要避免组内个别优生包办等组织不力的情况。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6)交流展示。展示交流是“生本课题”最核心的环节,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交流展示的类型可以是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和组间的点评交流等。展示的方式又可以分为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行为展示和实物模型展示等。

(7)达标拓展。达标拓展分为,达标训练和拓展训练。达标训练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面向全体,题性多样,难度适中。适当的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视野,让英语课更开放。

(8)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为师生的共同小结,是对这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等的一般性总结。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总结不是课堂的结束,而是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可待续发展的开始。

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建学习小组,一个小组通常由6人组成,其中,两名成绩表现优秀学生,两名成绩表现中等学生,两名后进生。这样分组有助于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督促进步。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长、组名、组徽、组口号,甚至组歌等,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发展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相对应的分工合作,而且他们的角色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相对应的轮换,从而给他们不用尝试与体验。

四、总结

总之,“八环八步”导学案教学法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将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站在国际视野下进行英语学习。英语学习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是培养人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王蔷教授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http://www.njlz.net/X_Views_Article.asp?articleid=3730&sortid=24.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R].2001.

[3]教育部.普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fMl.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刘蓉蓉.如何设计小学英语导学案[J].校园英语,2012.06.

[5]韩庆山.学案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06).

[6]裴亚男.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4).

[7]林礼江.运用学案导学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集[C].2007.

[8]叶海深.浅谈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课堂教学方式探讨.2016. 01.

[9]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09.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导学案小学英语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的体现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