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间转诊203例不同通气方式分析

2017-08-12 06:23陈志刚纪学颖吴敏陈伟任艳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饱和度球囊车载

陈志刚,纪学颖,吴敏,陈伟,任艳

院间转诊203例不同通气方式分析

陈志刚,纪学颖,吴敏,陈伟,任艳

目的:探讨车载呼吸机与人工球囊辅助呼吸在院间转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21日期间,镇江市急救中心院间转诊过程中,分别采用车载呼吸机和人工球囊辅助呼吸的共203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车载呼吸机人工球囊转运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与转运前相比,使用车载呼吸机112例,途中氧饱和度显著下降(P<0.05),心率显著增快(P<0.05),呼吸频率加快并不显著(P>0.05);人工球囊91例,氧饱和度下降非常显著(P<0.01),心率增快非常显著(P<0.01),呼吸频率加快非常显著(P<0.01)。结论:车载呼吸机对比人工球囊转运危重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使用。

呼吸机;球囊面罩;辅助呼吸;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作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功能及设备越来越丰富,其中车载呼吸机的使用也已日益普及。车载呼吸机不仅能够有利患者的临床预后,而且也是评估急救医疗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车载呼吸机的使用对象主要为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呼吸功能不全及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以期能够争取抢救时间,为患者有机会接受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奠定基础,能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本文探讨院间转送危重症患者时分别采用呼吸机/球囊辅助呼吸等不同辅助呼吸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2015年1月1日—2016年 12月21日期间镇江市急救中心院间转运需要辅助呼吸(车载呼吸机/人工球囊通气)的患者。(1)入选标准:市区内院间转运的患者,年龄≥16岁,已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伴有自主心率。(2)排除标准:非市区内转运,年龄<16岁,呼吸机面罩通气模式或无自主心率。根据转运过程中,不同辅助呼吸方式的不同,分为呼吸机组和球囊组。

1.2辅助呼吸方法所有入选者都已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需人工辅助呼吸,有自主心率。呼吸机组转运途中始终用车载呼吸机辅助呼吸(目前镇江市急救中心在使用的车载呼吸机主要工作模式是压力驱动型,容量控制,氧浓度可以调节,一旦患者有自主呼吸,就会出现人机对抗),呼吸频率控制在12~16次/min,实际潮气量400~600ml,气道压力1.5~3.5 kpa;球囊组以进口人工球囊辅助呼吸,按压阻尼感适中,按压时保持动作轻柔和连贯。以上两组患者氧饱和度低于90%时,均采取上调氧浓度、吸痰等方法处理后继续监测。

1.3观察指标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采用不同辅助呼吸方式后,对比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一般情况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03例,其中男109例,女94例,年龄16~86岁,平均32岁;脑出血71例,车祸外伤105例,其他17例,院间平均转运时间27min。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选择、转运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情况比较与转运前相比,使用车载呼吸机112例,途中氧饱和度显著下降(P<0.05),心率显著增快(P<0.05),呼吸频率加快不显著(P>0.05);人工球囊91例,氧饱和度下降非常显著(P<0.01),心率增快非常显著(P<0.01),呼吸频率加快非常显著(P<0.01)。见表2~4。

3 讨论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形成地域上的差异,将危重病人转运至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将在一定时期内符合社会人文需求[1]。呼吸机是借助人工装置辅助呼吸运动,达到增加和改善呼吸功能目的地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2]。目前车载呼吸机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固定时往往根据车厢内部的设计简单放置,通常未能考虑其环境特殊而进行专门设计等,这样在复杂环境下对车载呼吸机的影响较大,不可避免对患者的病情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两组患者氧饱和度比较(%,±s)

表2两组患者氧饱和度比较(%,±s)

项目转运前转运后t值P值呼吸机组(n=112)94.5±2.8 93.6±2.5 -2.537<0.05球囊组(n=91)94.7±2.4 90.5±7.7 -4.968<0.01 t值-0.539 4.010 P值>0.05<0.01

表3两组患者心率比较(/min,±s)

表3两组患者心率比较(/min,±s)

项目转运前转运后t值P值呼吸机组(n=112)83.0±18.7 88.0±10.6 2.462<0.05球囊组(n=91)85.0±19.1 93.0±13.2 -3.287<0.01 t值0.751 -2.994 P值>0.05<0.01

表4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比较(次/min,±s)

表4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比较(次/min,±s)

项目转运前转运后t值P值呼吸机组(n=112)20.0±5.6 21.0±4.5 -1.473<0.05球囊组(n=91)20.0±4.9 25.0±5.8 6.282<0.01 t值0.000 5.532 P值>0.05<0.0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采用车载呼吸机还是人工球囊辅助呼吸的手段,院间转运患者均有可能出现病情不稳,而且两者方法在统计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其具体表现为尽管病情稳定的人数无显著差异,但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单项指标改变的人数出现显著差异。考虑到转运时间无显著差异且为市区院间转诊所需时间较短,出现显著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患者对新的呼吸机或者新的通气方式存在一定的适应时间,车辆颠簸或者行驶速度变化等,患者在车中的体位或者舒适度不够等,其中112例使用车载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出现监测指标变化也可能与车载呼吸机功能与院内采用的呼吸机相比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所致。

为了维持患者转运途中生命体征平稳,所有患者氧饱和度下降至<90%时,通过上调氧浓度、吸痰等处理后,患者的氧饱和度回升至92%~97%。两组对比可以看出,使用人工球囊通气更容易使患者出现病情的波动,而且其波动的范围要比使用车载呼吸机通气的患者要大,说明使用车载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急救转运患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能使用人工球囊转运患者时,因无模式可调,球囊本身的材质差异,人工按压的技巧,以及路程的长短都是患者在转运中病情波动的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资源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下级基层医院转送危重患者至市级大医院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更多地需要人为产生的呼吸动作能替代呼吸中枢、神经、肌肉的作用,产生、控制和调节呼吸动作。院前为了安全转运必须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通气[3],车载呼吸机能提供稳定的供氧,从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呼吸机转运的患者尽管氧饱和度、心率发生了显著改变,但是呼吸频率却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而且氧饱和度、心率变化的幅度显著小于气囊转运的患者,可能这些都与稳定供氧有关。因此呼吸机更加适用于院前急救中,在院前急救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缓解患者缺氧状态,使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4]。

综上所述,车载呼吸机对比人工球囊转运危重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院前急救中适时应用机械辅助呼吸控制过度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非常重要,不仅如此,早期预防缺氧对患者的生存也有好处[5-6]。在院前急救时,由于情况紧急,周围又缺乏大型抢救设备、转运时间较长等因素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而选择车载呼吸机转运患者,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使用。

[1]钱洪津,唐绍辉,秦伟毅,等.呼吸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长途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 (9):550-551.

[2]Lehmann R,Oh J,Kil l ius S,et al.Interhospital patient t ranspor t by rotary wing aircraf t in a combat environment:risks,adverse events,and process improvement[J].J Trauma,2009,66(4):S34-S36.

[3]滕美艳,刘洁,蒋玲,等.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华夏医学,2013,26(3):621-623.

[4]刘娜.便携式呼吸机用于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2):67-68.

[5]Kokoska ER,Smith GS,Pittman T,et al.Ear ly hypotension worsens neurological outcome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moderately severe head t rauma [J].J Pediat r Surg,1998,33(2):333-338.

[6]Tuma M,El-Menyar A,Abdel rahman H,et al.Prehospital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4-Year Observational Study[J].Crit Care Res Pract,2014:135986.

(收稿:2017-04-16修回:2017-05-18编校:齐彤)

Analysisof differentventilationmodes in 203 casesof interventricular referral

CHEN Zhi-gang,JIXue-ying,WUM in,CHENWei,REN Yan.Zhenjiang Emergency MedicalCenter,Jiang
su Zhenjiang 212003,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vehicle respirator and artificial balloon assisted breathing in hospital referral.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was conducted,and related data of 203 patients from January 01,2001 to December 21, 2016 treated w ith vehicle ventilator and artificial balloon assisted breathing in the referral of Zhenjiang City FirstAid Centerwere counted and analysed.Results:Patientsw ith vehicle ventilator and artificialballoon assisted breathing had differentdegrees of oxygen saturation,heartand respiratory rates increased.Compared w ith before transport,in 112 casesw ith vehicle ventilator,oxygen satur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heart rat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respiratory rateswere not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In 91 patientsw ith artificialballoon,the oxygen satur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the heartand the respiratory rates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Conclusion:Vehicle ventilator had a certain advantage in patientsw ith severe balloon transport,which isworthy of promotion in prehospital firstaid.

ventilator;bagmask ventilation;assisted breathing;prehospital care

R605.97

A[文章编号]2095-3496(2017)02-0088-03

10.19372/j.cnki.issn.2095-3496.2017.02.004

212003江苏镇江,镇江市急救中心(陈志刚,纪学颖,吴敏,陈伟,任艳)

猜你喜欢
饱和度球囊车载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糖臬之吻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奔驰S级48V车载电气系统(下)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