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应急现场医学救援伤员洗消的实践

2017-08-12 06:23于汋安海英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伤员放射性救援

于汋,安海英

核应急现场医学救援伤员洗消的实践

于汋,安海英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医学应急处置是救援的关键,而放射性沾染伤员的洗消则是医学救援的重要环节。伤员洗消主要是去除伤员体表和伤口局部放射性沾染物质,此项任务通常由护理人员承担,主要包括:(1)伤员信息问询、登记、伤情观察。(2)伤员个人衣物、装备去除。(3)全身和局部清洗。(4)心理干预。(5)个人防护。结合国家、军队有关指导性文件和笔者参与救援行动的经验,本文梳理了在核应急医学救援洗消中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处置流程,总结了具体的步骤、内容及方法,提出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与事项,为今后核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和研究尤其是为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核应急;医学救援;洗消;体会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破坏隐蔽性强、损伤范围广、处置难度高,是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现实威胁,也是新形势下国家和军队反恐处突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大批量核辐射损伤人员的现场医学救援,主要包括伤员前接、分类、洗消、剂量检测评估、医疗救治、转运后送等流程[1-5]。洗消在救援全过程中作用突出,特别是对存在放射性沾染的人员十分重要,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本文通过核应急医学现场救援演练与保障实践,以军事医学科学院自行研发的洗消车辆平台为例,总结与探讨了放射性沾染伤员的现场洗消方法、注意事项与护理要点,以期与业界同仁交流。

1 放射性沾染伤员的现场洗消流程与装备

1.1洗消的作用与流程洗消的作用是去除放射性沾染伤员体表和伤口局部污染,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而造成持续辐射伤害,并防止身体沾染的放射性物质扩散。伤员放射性污染洗消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内容包括:去除衣物、体表污染检测、局部和全身洗消、洗消效果评价、更换洁净衣物等。根据伤情区分为自行和辅助洗消,分别在各自的洗消通道内实施。

1.2放射性沾染伤员的洗消系统笔者采用的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的机动洗消车辆平台。该车辆可在现场迅速展开,设有重伤员和轻伤员两个洗消通道,可同时对1名重伤员和2~4名轻伤员进行洗消[6-7]。每个洗消通道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平面布局及工位示意图,见图2。

图1核污染伤员放射性污染洗消工作流程

2 放射性沾染伤员的洗消方法与注意事项

核应急现场医学救援中洗消工作需医护、辐射检测与防护、车辆维护、驾驶和警戒等人员分工合作进行,其中护理人员承担着贯穿全流程的伤员信息登记、衣物去除、全身体表与局部洗消等多项任务[8-9]。

2.1伤员信息问询登记内容包括:(1)仔细查看上游环节(一般是分类组)填写的伤票信息,掌握伤员基本情况;(2)耐心问询姓名、年龄、来源、身体感受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登记;(3)密切观察伤员身体、心理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处置策略。

2.2伤员衣物表面污染去除内容包括:(1)提前

图2洗消车辆平面布局及工位示意图

准备带有“小心电离辐射”标志的污染物收集袋和收集桶,并确定污染物存放位置。(2)收集伤员携带的物品,并分类存储入污染物收集袋。(3)去除伤员衣物。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使污染面包裹在内侧。对于轻伤员,可指导其自行去除衣物;对于四肢受伤无法自行去除衣物的,可协助其进行;对于无法直接脱掉的衣物,需剪开后去除。

2.3放射性污染去除基本原则是:对有创面的伤员洗消,应先处理污染的创面,后处理体表污染;局部皮肤去污时,应先轻污染部位后重污染部位;从身体上部到下部,用单一的向内运动洗消;选择针对不同核素的洗消液。

2.3.1 洗消液的选用对稀土元素钚和超钚元素,可用含乙二胺四乙胺(EDTA)肥皂或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的肥皂,或10%EDTA溶液,或1%DTPA(pH 3~5)溶液。对铀污染宜用1.4%重碳酸盐溶液清洗。对放射性碘污染,用含碘的鲁戈(lugol)液清洗。对放射性磷污染,用醋酸溶液(pH4~5)或是用醋清洗。对放射性锶污染,可用玫琮酸钾液清洗。对难以去除的不明放射性核素则可以采用5%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或浸泡污染部位3~5min,再用新配制的5%硫代硫酸钠(或5%~10%盐酸羟胺)溶液刷洗或浸泡脱色。

2.3.2 伤口的洗消用止血带阻止静脉血回流,尽快用灭菌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伤口污染严重时,可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进行伤口清创;严重伤口污染,应留尿样分析放射性核素,或做整体测量、留样检测及分析;对伤员烧伤部位用温盐水冲洗,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再用加厚纱布包扎;用防水贴膜对伤口进行防水保护。

2.3.3 头部的洗消(1)眼:伤员俯面,用向上喷淋的流动水冲洗头面部,用生理盐水冲洗眼。(2)鼻腔:用棉签擦拭鼻腔,剪去鼻毛,向鼻腔喷洒血管收缩剂如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收。(3)口腔:刷牙,用2%碳酸氢钠反复冲漱口腔,用3%过氧化氢溶液口腔含漱,不要吞咽。(4)头皮:剪去头发,头后仰,使用洗消液对头皮去污,用温水冲洗,避免污水进入口鼻。(5)耳:用洗耳器清洗耳道,小心不要损伤鼓膜。

2.3.4 局部皮肤的去污选择温水(40℃),用毛巾、肥皂、香波擦洗污染局部,避免一开始就全身淋浴,避免污染扩散和减少污水量;去污时手法要轻,避免擦拭皮肤;适时、慎重选用含络合剂的洗消液,勿用硬毛刷和刺激性强的或促进放射性核素吸收的制剂;去污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宜超过3次,以免损伤皮肤;尽量减少去污形成的固体废物。

2.3.5 全身的洗消用软毛刷等蘸中性洗消液从上到下轻轻擦洗,洗3次,每次2~3min,用温水冲洗(40℃左右),漂洗干净。

3 核应急现场医学救援洗消注意事项

核应急医学现场救援的特殊要求是既要快、又要好,如何在救援人数有限,又在安全防护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把握以下环节和要点。

3.1准确高效的洗消分类核应急医学现场救援与后方医院处置伤病员不同,往往针对通量巨大的群体人员,而洗消环节的效率往往是一支队伍救援能力(人员通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提高洗消速率,首先要将伤员进行准确的洗消分类:一是无伤口的可行走的伤员,实行自行洗消;二是有伤口可行走的伤员,采取自行洗消为主医护人员辅助洗消的策略;三是昏迷伤员或无法行走由医护人员进行洗消;四是对于危重且伤口污染严重伤员可采取先监护治疗,待大批人员通过后再洗消。同时,洗消人员采取多通道、流水线式分工操作,在多个通道同时进行不同阶段步骤的洗消工作,整体洗消环节同时展开。

3.2现场条件下护理操作的优化现场条件下,由于身着防护服行动不轻便,设施环境、仪器装置、材料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又十分受限,故可根据救援需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流程简化[10],例如剪刀重复利用、非破损情况下不更换防护手套、适当的防护服表面带污操作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户外条件下,洗消环境受气象影响较大,需根据气温、风力、天象对洗消帐篷、洗消专业车辆做必要的防护、改进,尤其是低温和大风天气时必须采取洗消场所封闭和升温措施。

3.3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救援人员在洗消过程中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面临沾染和辐射的风险。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参与核辐射事件应急工作人员的规定剂量限值如下:一般情况下、在控制严重事故时、在抢救生命时,应急工作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不得超过0.05 Sv、0.10 Sv、0.50 Sv;在特殊情况下,为执行事故救援或在次生核灾害条件下执行任务,应按战时参战人员的核辐射控制量进行具体控制。洗消人员应至少着C级防护服,戴手套,穿防水靴,佩戴电子报警个人剂量计和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戴N 95口罩和眼罩。去除伤员衣物时手套容易破损,因此,应密切关注自身防护情况,避免产生体表放射性沾染。一旦产生体表污染,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按照伤员洗消流程进行洗消,最大程度降低伤害。要明确污水和放射性废物的收集、处置位置及流程,降低放射性废物二次污染伤害。

3.4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保证应激条件下的作业能力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往往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紧张、焦虑不安和应激反应,甚至出现心理异常,其中也包括参与救援的护理人员,故心理干预应同时包括伤员和救援人员。

3.4.1 伤员心理干预首先要对其进行常识教育,使其对辐射的性质、危害、防护措施有科学正确的认识,避免盲目的担心。要客观、正面、积极、完整地回答伤员提问,帮助其建立信心。救援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不刻意制造紧张气氛,说话态度和蔼可亲[11]。

3.4.2 救援人员心理干预为保证执行任务时救援人员的正常心理状态,在平时就应该充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之中,建立心理防御机制,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为迎接核应急做好准备[12]。在执行救援任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风险收益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动手不慌,保持应激状态下作业能力。加强对辐射损失机制、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学习;救援过程中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污染,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应急队员之间要相互关心、帮助、提醒和鼓励。

以上是笔者训练与保障的经验与体会,虽然没有从事实战的经验与总结,但安全形势要求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下一步,要深入研究形成系统的核应急现场医学救援特别是伤员洗消的技术指导规范,为今后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做好医学救援准备。

[1]朱茂祥,王东根,杨国山,等.核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的现场救援及组织指挥原则[J].辐射防护通讯,2010,30(4):1-6.

[2]秦斌,李抗,李娜,等.核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演练方案流程设计[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 (3):147-149.

[3]廖力,李敏杰,朱慧,等.核应急现场护理救援流程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969-973.

[4]李小宝,陈琦,冯波,等.群体性60Co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紧急处置及护理体会[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6,5(2):96-98.

[5]朱茂祥,刘超,陈肖华,等.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现场医学救援技术要点[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2):125-127.

[6]李巍,唐剑飞,张鹏,等.多功能洗消车的研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0):32-34.

[7]牛福,任旭东,高振海,等.“三防”伤病员洗消机动单元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71-73.

[8]霍丽杰,金贞顺,李莉,等.边境地区未来核袭击后的护理特点及应解决的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05,5 (10):42-43.

[9]霍丽杰,金贞顺,李莉,等.未来核袭击条件下的护理

对策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6):93-94. [10]李慧兰,胡琛,周兰妹.在野战及灾难条件下提高护理操作效率的几个关键环节[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32-36.

[11]苏旭,秦斌,张伟,等.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沟通、媒体交流与信息发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2):118-119.

[12]薛媛,杨国愉,任辉,等.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9):29-31.

(收稿:2017-02-15修回:2017-04-28编校:吴弈彤)

R149

A[文章编号]2095-3496(2017)02-0109-03

10.19372/j.cnki.issn.2095-3496.2017.02.012

100071北京,解放军第307医院急诊科(于汋,安海英)

安海英,E-mai l:13811810449@163.com

猜你喜欢
伤员放射性救援
伤员转运
——担架介绍及简易担架制作与使用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紧急救援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3D打印大救援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