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甜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7-08-12 15:12孙塑人胡洋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集安市甜玉米产业发展

孙塑人 胡洋

摘要:集安市地处山区,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甜玉米高产栽培。种植甜玉米,周期短、回报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甜玉米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针对经营对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集安市;甜玉米;产业发展

一、集安市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强化。2014年集安市财政投入资金800万元,改造项目区中低产田1.5万亩,并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区农田基本的达到了田成方、路相连,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提高了项目区的甜玉米的产量和抗灾能力。同时,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加强了与省市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引进推广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控释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从资金和技术上保障了甜玉米产业的发展基础。

2.扶持甜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为促进甜玉米产业链形成,保障甜玉米加工生产能力,近年来,集安市政府重点扶持了集甜玉米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集安市信源米业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500万元,为企业购置设备,扩建厂房,增强企业生产能力。

二、甜玉米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标准化种植有待加强。由于缺乏监督,在甜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户执行标准化种植力度不够,优质甜玉米原料产量不足,严重影响甜玉米效益和产业发展的前景。

2.栽培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农户组织化程度不高,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农户盲目使用剧毒农药,造成产品质量高低不一,安全隐患严重,不但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我市甜玉米的市场信誉。也有部分农户长年连续种植甜玉米,滥施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体遭到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种子市场混乱。台湾华珍、美国金银粟、美国黄金系列甜玉米品种,均是没有经过我国有关部门审定的外来品种,多是通过走私途径贩运进来,种子来源不明,真假难分,种子质量没有保障。且种子分散经营,管理混乱,价格居高不下,农民的权益毫无保障。

4.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订单甜玉米生产仅限少数乡镇和部分农户中推行,而真正“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还很多,加之农民对其认识还不到位,许多农户对发展甜玉米生产仍心存疑惑,担心种下卖不了,不赚钱反贴本,而没有认识到发展甜玉米产业的前景,导致对发展甜玉米产业热情不高,谋发展的意识不强。甜玉米产业在销售、加工方面发展严重滞后,至今未形成规范统一的销售体系,未能涌现出专门从事流通、加工的龙头企业。产品只能自产自销,或通过分散的经纪人联系收购商,导致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产品产值低、效益较差,卖难问题不时出现。

5.是劳动者作务技能水平低,大田管理不到位。甜玉米生产相对于普通大田玉米生产科技含量高,生产管理环节多、要求严,而我县农村劳动力大多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跳不出传统的经营圈子,科技和商品意识不强,加之服务队伍力量薄弱,部分农户的作务水平没有跟上甜玉米生产技术规范要求,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程度差,个别农户图简单、怕麻烦,不按技术规范作务,粗种粗管,把不住关键环节,导致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反到说甜玉米效益不好。

三、甜玉米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严格管理保障质量。严格按照甜玉米种植和加工技术规程加强管理,保证甜玉米原料和产成品品质,严把质量关,打造精品,以高品质产品形象赢得市场,推动甜玉米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2.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产业规模。发展甜玉米产业的主体是农民。建议县、乡、村三级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从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入手,切实做好思想發动工作。一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抓好现有种植大村、大户的基础上,突出基地建设,培育新典型;以外地经验启发群众、以本地种植典型户引导群众、以县上扶持政策鼓舞群众,摒弃怕担风险、信心不足等消极畏难情绪,增强创业意识和发展意识。二要充分利用科技培训和印发资料等形式,向群众传授甜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发布市场信息,以此提高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三要分期分批组织技术人员、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培育乡土人才,增强农户的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四要重视扶持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基地建设的投资主体和行为主体,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扩大甜玉米生产基地规模。逐步扩大甜玉米加工产业规模,使甜玉米产业链良性循环。

3.加大投入全面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项目区甜玉米产量,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

4.强化科技含量,促进精深加工。围绕甜玉米精深加工,邀请专家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科技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到甜玉米加工成熟的企业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购入高精设备,深度挖掘甜玉米加工效益,促进甜玉米精深加工。

5.完善机制实现双赢。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稳定甜玉米原料的收购价格,在保障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龙头企业和农业双赢的局面。

6.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市场。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和参加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集安市甜玉米的影响力,积极拓展市场。

猜你喜欢
集安市甜玉米产业发展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集安市蒸发及干旱指数分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集安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可行性评价
集安市净水厂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春季甜玉米和反季节四季豆轮作栽培技术
甜玉米—新甜玉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