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学而导”的课堂策略

2017-08-13 12:41肖国玲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效课堂

肖国玲

摘 要:“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是学生先学,教师后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合作学习探究问题。而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教”,而是“导”。但一些老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俨然成了一个旁观者,丧失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一节课究竟“导”在何处?如何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这需要教师的智慧与艺术,也成了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认为教师的“导”须关注学情,顺学而导,因势利导。

关键词:问题导学;顺学而导;高效课堂

近两年,某校一直在进行“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是学生先学,教师后导。但在观课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一些老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俨然成了一个旁观者,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请看下面的案例:

師:刚才同学们合作初读了课文《金色的脚印》,每个小组都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探究了这些问题,现在请小组汇报。

生:我们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小狐狸不吃东西却长大了”,因为老狐狸在地板底下做了个窝,每天都来给小狐狸喂奶,从中我体会到了老狐狸对小狐狸深深的爱。

师:很好,有没有同学补充?(生均摇头)

师:好,请下一组汇报。

(所有的问题汇报完后,老师又开始重新讲解课文。)

案例中的教师显然没有把握住“导”的时机,错失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在第一小组汇报到“我体会到了老狐狸对小狐狸深深的爱”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个“好”,当其他学生没有补充的时候,他就让下一组汇报其他问题。其实,这个时候教师完全可以顺势而导:还有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呢?学生必然会找到很多语句,品读后就能理解文章的主题。这样就不需要教师在学生汇报完所有问题后重新讲解课文了。

一节课究竟“导”在何处?如何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这需要教师的智慧与艺术,也成了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究,笔者认为教师的“导”须关注学情,顺学而导,因势利导。

一、导在认知疑难处

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之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疑”,巧妙引导,启发思维,引导学生释疑解惑。如一位教师执教《杨氏之子》时,学生提出了核心问题:杨氏之子的聪慧体现在哪里?在小组汇报时,学生通过补充和辩驳,都始终答不到点子上,无法体会到杨氏之子的说话委婉和有礼貌。教师敏锐地抓住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不同的表达效果,给予学生启发,从而领悟到杨氏子的聪慧还体现在他的说话委婉。紧接着,老师以自己和现场听课老师为例,让学生知道“夫子”是对知识渊博的成年男子的尊称,从而领悟到杨氏子的有礼有节。这个片段,教师“导”的时机非常恰当,这样的“导”水到渠成。

二、导在阅读粗疏处

一篇课文中经常有一些语句看似平实却匠心独运,品读之对体会文章的主题大有帮助。而学生在阅读时,受其年龄、阅读经验等影响,往往不会留意,也就无法品出语言的精妙之处。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随时注意学生阅读的粗疏处,及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如在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学生只会泛泛而谈,不会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于是教师适时引导:为什么是“饼干丁”不是“饼干块”呢?学生很快领悟到品读的方法,不仅从“饼干丁”中读出了老人对海鸥的爱,还抓住了老人一系列的动作“放”“退开一步”等体会到老人对海鸥如亲人般的爱。这个片段中,正因为教师及时引导,给予学生学习的台阶,让学生“潜心会文”,所以,学生不仅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构思的精巧,在碰撞交流中更是深刻地领悟到文本的内涵。这样的“导”恰到好处。

三、导在意见分歧处

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同样的文本,他们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而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比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学生围绕“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认为严监生很节约,有人认为他很吝啬。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来判断严监生是吝啬还是节俭。教师没有过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让一部分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明白了应该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就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习得了方法,正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导”有的放矢。

四、导在思考浅显处

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停留在思维的表层。教师心中应该有明确的方向,在学生思考浅显的时候,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一想。如一位教师执教《月光曲》时,学生能联系上文理解“贝多芬为什么又弹一曲给盲姑娘听呢?”这个问题,但仅仅只能体会到贝多芬是因为被认出而高兴,体会比较浅显,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再读读盲姑娘的这句话,你还能体会到什么?这样的追问促使学生去读和思考:“多纯熟”和“感情多深”是盲姑娘对贝多芬的琴技和琴声的评价,她是一个盲人,却有如此的见地,可见她非常懂音乐,不愧是贝多芬的知音。教师的“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这样的“导”如“雪中送炭”。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引导者,当学生出现错误解读时,当出现一些无谓的争论等情况,教师都要能够给予适时、适度、适当、适量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高效课堂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